第六章 初现端倪(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天,高夫人便带着丫环翠儿到了般若寺。高捕头夫妻有个儿子,十四、五岁了。俩口一直还想个女儿,觉得儿女双全,才比较圆满。于是这次就以乞求生个女儿为借口,肯请方丈可以在寺庙中多住几天,并诚挚的捐上香火钱。般若寺在方圆几百里内名气很大,常有外地的信众来寺拜佛,由于路途遥远,住宿不便。因此寺里专门在寺庙旁修了“居士林”,有十来间房子,供香客住。但近日寺里一直忙着准备“浴佛节”的事,所以没有接收信众住宿。方丈有些为难,但想着这高夫人长期来寺庙参拜,时常捐钱捐物,这次又是诚心求女,于是这安排了一间客房给她们。居士林有一道门与天王殿和观音殿之间的院落相连。

高夫人每日里与丫环,早早起来在大殿听僧人们诵经,用过早饭就在每个殿认真参拜,诵经。这段时间来寺庙的人少,于是高夫人就与在各殿值守的僧人,东拉西扯的聊聊家常。午休之后,就帮着寺院扫地、擦桌,择菜,做些轻劳动,众僧人见她真诚、手脚勤快、和颜悦色,因此也愿意和她聊天。高夫人两天下来也了解了不少情况:

寺庙里的僧人都说圆难克扣大伙的伙食、衣被,有人还说他贪污了功德箱的钱财,甚至藏匿了为佛像描金的金粉。有人向方丈反应过,不知是没有真凭实据,还是方丈有意袒护,不作处罚;这此坠亡,肯定与钱财有关;

圆清为人诚恳朴实,是与圆难同时进寺的师兄弟,但圆难平日里经常使唤圆清,圆清也逆来顺受,圆清精神紧张,敏感多虑肯定和圆难长期的压制有关。方丈也没没有过问。大家觉得方丈有点儿纵容包庇圆难,对此大家都有些不满。圆难这次坠亡了,大家反而觉得是个好事。

有些入寺较早的僧人说,现任方丈得位不正,老方丈死的突然,死之前并没有表达过要把衣钵和方丈之位传给他。他那时只是监寺,就自封是方丈了。而且老方丈死得突然,但收拾遗物却多翻寻找也没找到老方丈的衣钵,很是奇怪。

高夫人也是小康人家出生,读过几年的书,能读写字,于是将这些情况写在信上,叫翠儿回县衙交给县令。袁望看后大加赞赏,言简意赅,思路清楚。并交给高捕头看。

“高捕头,取了个水平很高的老婆呀!”

高胜有些不好意思。袁县令给翠儿写了张便签,请她转给高夫人。翠儿稍作休息后,就回到寺庙了。

高胜问县令在便签上写了什么,袁望故作神秘,微笑着说:“天机不可泄露!”

再过两日,一天清晨,群僧人过完堂后,轮到高夫人丫环及工匠们吃饭时,听到外面喧哗。高夫人立即放下碗筷,向喧哗处急走而去。原来是在僧寮圆难的房间前站满了僧人,叽叽喳喳,往圆难房屋的方向指指点点。高夫人挤不进去,正巧旁边站着比较相熟的小沙弥,高夫人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善自奉方丈的意思,清腾圆难房间时,在圆难的床上挖出了不少的金银,还有为佛像描金的金粉。现在还正在仔细的收查房屋的每一处地方,看有无其它藏匿的东西。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只见几个僧人从圆难房里出来,想是收查完了,只见其中三个僧人各背了一下袋子,从走路的样子来看,还挺沉的,往方丈室方向走去。围观的僧人也逐渐散去,僧人中有人说道:“圆难,藏匿了这么多财宝!太贪心了!“圆难的死,肯定与这些财宝有关!”“这次发现了这些铁证,不知方丈会怎样解释?”

次日在大殿早课完毕时,方丈圆一留住了众僧人,神情很严肃,说到:“昨日在圆难房内发现大量的金银,更有给佛像描金的金粉,可见其长期以内都在盗取寺庙的财物,你们也有人给我反映过,但我都没有认真对待过,确实是我的失查。”旁边的善自接话到:“这不怪师傅您,您日里万机,又潜心修行,只怪圆难贪财成性,鬼迷了心窍。”他还想继续说下去,方丈示意打断了他,然后继续说到:“我是寺庙的主持,出了这事,我必然是有责任的,近期就要浴佛大典了,大典后,我准备到后山石窟面壁参禅,以示惩戒。善自这次发现圆难的赃物,平日里也勤勉负责,佛教造诣也颇高,我决定从今日起由善自出任监寺,由他担起这份重担。还望各位同修,支持他的工作,尽快完成寺院的重整,塑像的重绘工作!”善自听闻这些,欲言推托被方丈示意打住了。

众位僧人合作作揖,齐声道:谨遵法诣!由于高夫人日日都跟着师傅们上早课,所以这些都听得真切。高夫人见群人散去,于是回房间把这一情况又写成书信,依旧叫小翠把书信交给袁县令。

由于贪墨的金粉被发现,财物也发现了许多,于是施工的进度加快了许多。看来再过十来日,整个工作就可以全部完工了。

这几日,高夫人未见圆清,也未见扫地的圆通,她找了相识的僧人,一问,才听说圆清这几日病情加重,由圆通在照顾。由于僧寮是僧人们的住所,普通人是不能进去探望的。高夫人,边往僧寮走,边在想什么办法可以去打听。这时只见从寮房里急急忙忙地走出来一个僧人,手里提着一个水罐。走近了,竟然是圆通。高夫人叫住圆通,圆通平时里也是认识高夫人的。

高夫人问:师傅这是到哪儿去?

“我在厨房给圆清熬着药,应该熬的差不多了,我去取些来。圆清的病情有些加重了。”

高夫人说到:“那快走,我也一起去,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圆通默许了,俩人一起快步往厨房走去。熬药在厨房旁的一个专门的小偏屋。两人走到屋前,透过窗户,看见熬药房里站着一个僧人。圆通快步走了进去,高夫人则留在屋外。高夫人听见屋内。

“善自师侄,你到这熬药的小屋里到干什么?”

“师叔,我刚才是到厨房给师傅端热水,听到药罐的咕咕声,怕药被熬干了,于是过来加点水。”

高夫人望屋内看,果真见他手里提着水壶。

“你来了,就好了!师叔我走了。”

高夫人听闻善自要出来,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她躲进了旁边两房之间的窄巷中。善自走了,高夫人走进房内。只见圆通呆呆的看着熬药的药罐,高夫人叫了他一声,他也没应。高夫人又看那药罐,药罐口有些很少的黄色粉未,不知是何物。高夫人又叫了圆通几声,他从沉思中恢复过来。他指着药罐口边的黄色粉末,说到:“是我熬的药,并没有黄色粉末这味药。”

他突然低声说道:高夫人,我装一瓶这个药汤,包上药渣和这些黄色粉末,你赶紧送给袁县令,请他检查一下,除了我放的药材外,里面到到底还有什么其它药?这黄色粉末是什么?你再给袁县令说,圆清现在的症状,与老方丈死前症状一样!

“这是个城西“济众堂”王大夫开的药方,捡的药,你一并拿给袁县令。”

高夫人一脸愕然,圆通怎么知道自己来的目的,怎么这么信任的把这些东西和事委托于我。她正想问圆通。

“你赶紧离开寺庙,否则有危险!”

圆通手脚麻利的装上药汤,包起药渣、粉末,裹在包袱里,高夫人拽在手里,将长袖放下。圆通走在前面,见四周没人,唤出高夫人,高夫人径直回到房间。将装药水的瓶子和装药渣的包放在衣服里面,包裹起来,收拾好其他东西,叫翠儿守着。然后去向方丈告辞,说是已在寺庙待了几日,也诚心向佛祖,诸菩萨作了祈祷,是该回家去应验了的时候了。

高夫人和翠儿走到山门,见善自在山门处。高夫人收敛心神,主动向善自作揖行礼。善自说道:高夫人,你这么着急走,是所谓何事呀?

高夫人笑道说:“这几日在寺庙里诚心祈祷,该回去试试灵不灵验了。如果这次真生了个女儿,我一定来般若寺还愿,还要请善自法师给我女儿赐福!”

“一定,一定,想必这次夫人一定是心想事成。”

“托你吉言!”

于是高夫人别过善自,径直下山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