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催什么催?(1 / 2)

加入书签

这登州多山。

  王伦和杨志率领着一万来人马在登州的西北角,选了一个不错的小山头,就驻扎下来。

  王伦这位置选的好,既能看见登州城,又能看见登州港。

  实际上这登州城和登州港本来就离的不远,也就五六里路,这登州城算的上是靠海而建,临港而兴。

  王伦和杨志的军队就静静地看着宋江的大队人马进城。

  王伦站在山头上,有点怀念后世的望远镜。

  虽然王伦知道前面那一杆大旗下面就是宋江,但是看不清楚具体的相貌。

  “望远镜是个好东西,回去得弄出来。”王伦自言自语。

  “望远镜?什么是望远镜?”旁边的李若兰问。

  “哈哈,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你说我要是有一个法宝,拿在手里,我就能把远处的宋江看的一清二楚,那是不是很神奇?”王伦哈哈一笑,然后嘴角一歪。

  “你是不是又在想什么鬼主意呢?”李若兰笑着问。

  “哈哈,还真是瞒不过你。等回到梁山,我给你弄一个宝贝出来。”王伦信心满满。

  王伦正在看宋江队伍的时候,宋江也在队伍里看着王伦这边。

  本来宋江确实还想挣扎一下,但是看着王伦这边队伍的规模,估计了一下应该有万把人,就绝了心思。

  没办法,宋江实在是被王伦给吓出阴影来了。

  宋江最近一直在琢磨,王伦那些能发出火光,且威力惊人的妖法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他和手下兄弟们商量许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当然了,这是王伦刻意营造的结果。

  王伦围歼宋江的三万人是在晚上,大家仓促间根本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夜晚又能将人的恐惧发挥到最大化。要是在白天,这战果就会大打折扣,围猪大战就会变成追猪大战。

  嚯,三万头猪,抓不完,根本抓不完。

  宋江现在手头还有3万兵马,另外还有2万兵马进了城,不用一个时辰,粮库和府库肯定可以搬空。就是搬不空也没关系,先把银库搬空了再说。

  宋江眼睛一会儿盯着王伦大军的方向,一会儿盯着城门方向,心里焦急。想了一下,然后下令:“通知城内军队,只搬银库,粮食已经装到车上的就运出来,还没装上车的就不管了,直接出城。”

  立马有人骑着快马前去传令。

  王伦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动作,但是在宋江眼里,王伦很膈应。

  虽然之前王伦和他早就商量好了,但是事情随时会变的,这临到最后了,宋江怕王伦来一个幺蛾子。

  宋江在港口囤积的粮食和金银已经装了个差不多,现在只剩下装人了。

  七万大军,光登船就要登一段时间。

  这一点,宋江知道,王伦当然也知道。

  王伦站在高处,和众将一起看着远处的宋江军营,这时候,已经开始有马车开始出城了。

  “大哥,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没好意思问。咱们的手榴弹是陶瓷做的,一扔老远出去,摔倒地上为什么不会碎呢?”郑彪在旁边问。

  “哈哈,你能忍到现在才问,也是难为你了。好多人有这个问题,都没好意思问出口。”王伦笑着说。

  “这是咱们梁山的核心机密,不过告诉你无妨,这是咱们特有的瓷包金工艺,在陶瓷中间夹着一层铜网,这就像人身上有了骨骼。有了这层铜网,这陶瓷小罐落地后就不会轻易摔碎,顶多会变形,但这不影响爆炸。”王伦得意地说。

  “瓷包金?那火箭弹岂不也得有瓷包金了?”郑彪眼睛一亮。

  “哈哈,好你个三彪子,都会举一反三了。”王伦哈哈大笑:“正是如此。”

  其实这瓷包金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花费了梁山那帮子工匠不少的心血。

  手榴弹和火箭弹的弹体如果用金属,那生锈和标准化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如果光用陶瓷,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标准化,但是确实容易碎。

  梁山现在还没有研发出来撞击引信,这弹体的爆炸只能通过里面的火药引燃。但是现在的工艺做不到绝对精密,这火药引燃的速度有快有慢:要是快了还好,大不了凌空爆炸,杀伤力反而更强;要是慢了就麻烦了,火药散落一地,顶多着一片火,没了爆炸的威力。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其实单纯的陶瓷工艺,单纯的火药工艺和单纯的冶炼工艺都无法解决。要是把这三个工艺联合起来,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正好,陶瓷大匠、火药大匠、冶炼大匠梁山都有,还都是顶尖的。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陶瓷作坊先做出一个陶坯,上面刻上网状的纹路;冶炼作坊把融化的铜钱水均匀地浇在陶坯的纹路上,自然冷却;最后陶瓷师父在外面刷上一层厚厚的釉,进行烘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