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将狄长青(1 / 2)

加入书签

王伦看着远处过来一千来人,知道这是宋江不甘心夜里的失败,想看看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王伦也知道,夜里那一仗仰仗的是地形和黑夜的优势,不然凭借手中这一千几百人加上热武器,顶多是打一个击溃战,不可能歼灭一万几千人,并抓了一万几千人的俘虏。

  还是那句话,三万头猪真不好抓。

  现在宋江派了1000来人过来,那意思就是要接着试试招,并不是真正搏命,真正搏命的话就是多人围上来了。

  高手过招,讲究的是分寸。

  当然了,要是宋江的1000来人能扛得住王伦手中的部队,那接下来宋江肯定是变本加厉。

  王伦自然知道宋江的心思。

  “宋江看来还是不死心啊。”王伦笑了笑:“把狄长青给我叫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中等身高,身体强壮,面容坚毅的年轻军官跑了过来。

  “报告,八连连长,狄长青报道。”狄长青敬了一个后世的军礼,身体站的笔直。

  狄长青可不敢拱手行军礼,那是头领级别的特权。

  “长青,给你个机会,对面有千把人,你率领2营,把对方给我击溃。注意,这次没有手榴弹和火箭弹,凭的是你们手中的兵器,你有没有信心?”王伦笑着问。

  “报告大头领,保证完成任务。”狄长青干脆利落地回答。

  “呵呵,好,去准备吧。”王伦挥了挥手。

  身边的众多将领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也没有质疑。

  不管对面是派谁过来,自己这边派一个不知名的小将就敢应战。

  这就是底气。

  一个营300多人对战对方1000人,那不光是底气,还是硬气。

  王伦一个有名号的头领都没用,就是用一个小年轻狄长青,既是对狄长青的锻炼,更是要用绝对的力量和自信,击碎宋江最后的幻想。

  不大一会儿,狄长青带着一个营就出了军阵,向前走去。

  这是梁山一个标准营,营里有100个老兵,剩下的都是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但是这些半大孩子的个头可不比寻常的汉子低。

  梁山给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训练也狠。

  这几个月,所有的半大孩子的身高和体重都是报复性地增长。

  一个营三个连,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每个班都是一个战斗小组。

  每个战斗小组里有两个盾牌兵,两个大刀兵,两个狼铣兵,四个长枪兵,两个硬弩手,还有一个班长。

  所有的士兵都配有手弩一个,手榴弹两个。

  王伦既然说不用火器,但手榴弹大家都没带。

  一个营共二十七个战斗小组,直接拉了一条线,没留战略纵深,平推着向前走。

  狄长青知道这是一场士气之战,那就来的堂堂正正,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军队不光是有了火器才会打仗,就算是没有火器,那也是天下劲旅。

  每个战斗小组都是前面两个盾牌兵,再后是两个狼宪兵,再后是4个长枪兵,再后是两个硬弩手,班长位于侧方。

  每个战斗小组中间留有两步的距离。

  事实上,王伦一直在等火枪出来,要是火枪能满足要求,王伦直接上三三制,那时候的鸳鸯阵就可以进入历史舞台了。

  狄长青带着一个营,三百多号人,排着规整的战队队形,一步步向前逼近。

  这么久的训练不是白练的,所有人的步伐都是一致,已经走出去好一截,队伍丝毫不乱,就像拿尺子画出来的一样。

  这时候狄长青在哪里?

  他在队伍的正中间,而不是像李忠一样,傻乎乎地骑着单马,站在千人队伍的最前面。

  看着前面军队奇怪的阵型和整齐的步伐,李忠忽然没来由地感觉到一丝紧张。

  对面的军队明明只有三百多人,但是军队的宽度和自己的一样宽,没留一点纵深,这是上来就要和自己玩命啊。

  看着对面军队一步步走过来,整齐的步伐声嗵嗵作响,几百人的队伍愣是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架势。

  李忠注意到身后的军队已经有一丝慌乱。

  李忠这一千人有近300人的土匪老底子,都是杀过人见过血的,心里还比较稳定,但是新招募的那些士兵就一般了,他们打顺风仗还可以,要是打逆风仗,估计跑的比谁都快。

  这一仗李忠也知道打的是士气。

  既然是打士气,那就有打士气的打法。

  李忠举起刀,指着对面说:“大家听我命令,100个老兵在后督战,后退一个杀一个,后退十个杀十个,此战,只需胜,不许败。杀敌一个,赏银50两,赏女人一个。建功立业的小子们,给我杀。”

  李忠长刀一指,后面的1000来人就哇哇叫着冲了过去,李忠亲自带着100人的督战队在后面压阵。

  梁山这边的军队仿佛没有听见对面的喊杀声,继续一步一步往前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