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明目张胆的偏爱(1 / 2)

加入书签

普通的听众没有那么多的深入想法,他们的态度很简单——

  new  bee!!!

  老子熬夜这么辛苦,为的不就是这么一口吃的吗?

  弹指韶光过,多么有逼格有文艺范的话啊。

  以后跟妹子出去吃饭,在临分别前,低头看一眼手表,露出一个笑容,发出一声感慨:

  弹指韶光过,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这么快乐且仓促。

  还不是妥妥地击中心灵?

  也许都不用分别了呢!

  而不是傻乎乎地就就来回那么一句话——

  “时间过得真快啊!像他妈的飞一样!!”

  估计人家妹子听完,也就跟飞一样地跑得无影无踪了。

  陈乐瑶此时化身成为无数听众的嘴替,及时开口问道:

  “知书,你刚才引用的那句话,又是出自哪里的呢,是哪位我们不熟悉的诗人吗?”

  干得漂亮!

  很多听众瞬间对陈乐瑶的好感大增,觉得在播音室里有这么一位妹子,太合适不过了。

  以前顾知书在主持节目时,都是自言自语,很多关键信息被他轻飘飘地提一嘴就带过,完全没有提问的机会。

  而听众来电热线又名额有限,

  最让人抓狂的是,那些抢到了热线名额的听众,很多时候还词不达意!

  拨通电话之后不快点提问那些大部分人关心的问题,反而激动地在哇哇叫,各种说话结结巴巴,让人脚趾头都能在地面抠出个三房一厅来。

  况且每个人关注的重点又不一样,他关心提问的问题不一定就是你想听的。

  因此一个能即时反馈的渠道,就显得尤为关键。

  陈乐瑶今晚无疑就是担任起了这么一位角色。

  充当了顾知书和听众们之间的桥梁。

  成为无数人的嘴替,狠狠收割了一大波好感度。

  顾知书自然知无不言,回答道:

  “是的,乐瑶,这是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那完整的内容你能告诉我吗?”

  陈乐瑶抬起眸子,亮晶晶地看着顾知书。

  她既是顺应了听众们的想法和要求,但这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请求呢?

  就连杨铭可能都没意识到,《深夜巷话》的听众粘度高,留存率惊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顾知书的小套路上。

  他总是喜欢故意在节目里提及某首名篇之中的一两句诗词,却又不说完整,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打(zha)窝(pian)方式”!

  久而久之,无论是为了获取新金句的听众,还是想要补全过去“半步名篇”的听众,唯一的选择,都是只能继续守候在电台前面,听顾知书不停地唠叨。

  俗语说得好,日久生情,习惯成自然。

  在一个电台节目里待久了,在入睡前习惯了某个人的声音,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很难忘记掉这个人的存在。

  烈女怕缠郎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又根深蒂固的。

  女神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沦陷在这种习惯的力量之下。

  明明是一个长在我的审美雷区上蹦跶的丑男人,为什么我会在那种梦里,出现他的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