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炮灰一家人(14)(1 / 2)

加入书签

林和平上班之后,一直跟着俞景明学习,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人家虽然年纪小,但是技术是真的好。

  就连那位老技术员的儿子,也抛弃了他爹,跑来跟俞景明学习。

  农机站的工作大概分为两部分:

  ①农机站有自己的机器,每到农忙的时候,农机站自己的驾驶员就开着这些机器出门,去各个生产队帮忙干活。

  这个时候,已经实现了“一机多用”,“东方红”的前头安装上大铲,就是推土机,车尾安装上悬挂和犁子,就能耕地,安装上传动轮,就能带动脱谷机工作。

  甚至在干旱的时候,还能把发动机拆下来当抽水机使。

  机器不少,但是依然满足不了全县需求,很多生产队都得排着队等。

  ②机器维修和保养,一方面是农机站自己的机器,另一方面是已经分配下去的属于各大队的机器,一旦出了问题,就需要农机站派技术员去维修。

  当然了,有的公社也已经建立了分站,但是分站技术员水平有限,修不好就得求到县里来。

  农机站自己的驾驶员有好几个就是中专毕业的,这让初中生林和平感到非常羞愧,他在和同事的对比中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性格变得沉稳踏实了不少,人也越发勤奋好学。

  俞景明很是欣慰。

  他跟林和平说:“哥,你现在这么努力,安安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林和平:“……”

  沉默中带着点疑惑,这话是不是有哪儿不对劲?

  但是不等他细想,俞景明就开始跟他说别的,他的思路迅速就被带跑了。

  宁安跟小桔子说:“看来启智丹能提高智商,但是不能提升谋略。这玩意还是得靠他自己参悟。”

  小桔子深有同感。

  自从林和平上班,他和俞景明每个星期都回去一趟,俞景明就在他家待着帮宁安复习功课,只有在晚上才回自己家去休息。

  转眼,就到了73年6月,宁安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刚刚兴办的财政学校。他的同桌杨文明考上了县里的师专。

  在宁安笑着跟他说恭喜的时候,小伙子终于认识到了宁安的良苦用心,红着脸跟她说:“谢谢。”

  但是随后又加了一句:“你害我挨打这件事就扯平了。”

  宁安:“……”

  他们这届学生,就出了这么两个中专生,还有两个上了高中,其余的都辍学了。

  宁安考上中专,就和她哥找到工作一样令人震惊。

  这孩子一共上了几天学啊?人家上一年,她也就上两个月,加起来一共上了不到两年,就这,她竟然能考上中专?还是新建的财政学校,一听就很厉害的样子。

  男人们跟林栋梁说:“看来你家俩孩子都是动脑子的人。”

  妇女同志们跟关秀芳说:“你彻底熬出头了!”

  以前是真替她发愁,两个孩子没一个能干的。她们真的怀疑秀芳这俩孩子都得砸手里,现在嘛,肯定不会了。

  这年头工人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

  还有人疑惑道:“没觉得你们两口子有多聪明啊,怎么孩子都那么厉害呢?”

  林栋梁、关秀芳:“……”

  你礼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