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被抛弃的原配(9)(1 / 2)

加入书签

张贴的内容是小桔子准备,宁安审定的。

  在这些告示里,详细介绍了李长卫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

  祖父母、父母皆被下放改造,她没提他们被打成“臭老九”,一来,她不喜欢“臭老九”这个词,二来嘛,排在前面的八种更加严重,就让大家自己去猜测吧。

  【李长卫和妹妹李长玲与长辈断绝关系留在了城里。】

  这一点,在这个时期算是政治正确,但是,政治正确不意味着感情正确,大家嘴上说着“断的好”,背地里都会骂他们是白眼狼。

  【李长卫有青梅竹马的对象,他的对象名叫张玉洁,张家全家都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去改造了。】

  【尽管张玉洁全家人都被下放了,但是李长卫不在乎,他非常重视和张玉洁的感情,每天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票和物资都寄给张玉洁,想要帮助她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李长卫和张玉洁的感情坚不可摧。希望村里的年轻姑娘们牢记这一点,千万不要靠近李长卫,人家是有对象的!】

  最后这两个自然段,宁安给小桔子点了赞。

  感情饱满,引人遐想。

  怎么着?爷奶父母下放了,你就断绝关系,对象下放了,你就不离不弃?爹妈养你白养了呗,是给张家养的吗?怎么那么白眼狼呢?

  这些事,特别容易引起父母长辈的共鸣。

  另一个抛夫弃子的女知青名叫王保红,她的情况也很有意思,她在城里竟然也是有对象的,还是她的同班同学。

  本来俩人是要同时下乡的,但是,男方家长临时花了点钱,找了找关系,把孩子送到东北的一个兵团去了,那边条件好,一年恨不得有半年歇着,而且兵团和生产队不一样,人家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干活不怎么累人,每个月还给工资。就相当于异地工作了。

  就这样,“相爱的两个人暂时分开了”。炸裂的是,小桔子从剧情里扒拉出了细节,俩人约定好,这几年就在当地好好过,等到有机会回城了,再想办法复合。这个“好好过”,当然可以是结婚,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好好过。

  这比李长卫和张玉洁还离谱。那俩人只是心照不宣的这么干了,面子还是要的,这俩人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或者说,他们的道德感特别低,很多事情就觉得无所谓。

  原剧情里,王保红嫁了人,基本上就不怎么下地了,就是在家里干点家务,后来又生了个儿子,自觉成了婆家的功臣,更加嚣张了。

  她后来回城,按照约定想和初恋复合,没想到,初恋背叛了最初的“誓言”,人家不肯离婚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知青王保红也是有对象的,她的对象去东北插队了,俩人约定好以后回城就结婚。请大家尊重王知青的感情生活,请小伙子们不要靠近人家,和王知青保持恰当的距离。】

  剩下那三人倒是没啥好说的,有两个精致利己,还有一个占便宜没够。

  小桔子只是介绍了一下他们的家庭情况,父母的工作,家里的兄弟姐妹,住的房子。没有直接差评,但是句句都在说这三人家庭条件不好,住的过于拥挤,家庭成员复杂,不好相处,家里不会贴补他们,回城也完全帮衬不上。

  最后,总结道:【知青来咱们这儿,是为了帮助咱们二道沟生产队提高生产力,多收获粮食的,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的。人家响应领袖号召下乡,是来劳动的,来干活的,不是来谈感情、谈对象的,请大家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和知青谈对象!】

  【祝愿知青同志们能够在广阔天地里,锻炼好体魄、磨练好意志!伟大领袖说过,知识青年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他们是来锻炼的,不是来享受的!请大队长对待知青,做到和社员同志一视同仁,让他们承担和社员同志一样的工作,这样,有利于知青同志的成长。】

  二道沟的大队长是个好同志,心软,剧情里对知青多有照顾,不怎么管他们,分给他们的工作也尽量轻松一些。宁安希望,他们这辈子不要再享受这份优待了。

  贴完了这些人群聚集处和交通要道,宁安又把村里一些“地标”处也贴了一遍,水井、磨盘、小学校门口,谁让小桔子准备的多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