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被抛弃的原配(8)(1 / 2)

加入书签

收货出货忙了一早上,到中午才消停下来。

  吃完午饭,她就拿着布料出门了。

  裁缝铺离供销社不远,就在同一条路的尽头,是一间很小的屋子,里面有一台看着挺旧的缝纫机。

  老裁缝的生意看起来并不怎么好,宁安去的时候,他正在用浆糊和碎布头糊袼褙,做好了就是千层底布鞋的鞋底子。

  “同志,我要做一身衣服。”

  “你自己的?”

  “不是,我妈的,尺寸我都量好了。”

  宁安说着,递上了布料和记录尺寸的纸条,还把自己对衣领的要求说了一下,那张纸条上也画了示意图。

  老头戴着老花镜,仔细看了又看,最后才点了点头,说道:“能做,需要两天时间,你大后天中午来取。”

  “好的。”

  宁安支付了一块钱。

  这个价格相当于农村人两天的劳动收入。不算贵。因为老裁缝不光要花时间做衣服,还得搭上线和扣子。

  离开裁缝铺,宁安索性在公社逛了逛。

  她第一次来年代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都来源于书面资料和小说描写,但每个世界的具体情况又是不完全一样的,还得亲身观察和体会才好。

  小桔子也在采集世界信息,上传到时空局的资料库,供任务者参考。

  公社有一条主街,铺的非常平整,是这个时代少见的柏油路,去年刚刚铺好。但也只有一小段,从南到北大概一千米。出了这段柏油路,就是压得很实的土路了。

  这条柏油路的两边,分布着供销社、邮局、信用社、新华书店、收购站、杀猪站、国营饭店、农机站。公社管理委员会倒是不在明面上,需要从路中间的一条岔道上拐进去,隐藏在了信用社的后面。

  从南到北走了一趟,看了看公社的风貌,随后,宁安进了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小画书,这时候的连环画一毛钱一本,想来也是不赚钱的。

  书店里还有新鲜出炉的《十万个为什么》,10月1日刚刚出版,小桔子跟她说,系统论坛里有人发过这套书,说里面的内容特别硬核。它还调出内容给宁安看了看,确实是很实用,毕竟时代背景在那儿摆着,编书的人也是想要尽量教会老百姓如何去应对战争和核打击。

  但是很显然,如果战争真的爆发,这套书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发行量太少,看到的人也非常少,普及面太小了。

  1970年,还有另外两本内容硬核的书籍出版,一本是《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另一本是《赤脚医生手册》,都非常实用。此刻也在新华书店摆着。

  这些书对宁安的意义不大,她没有买,只买了小画书打发时间。

  买完书,宁安就回到了办公室,主要工作都在上午完成了,下午就没什么事情。原主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会在下午花时间再仔细对对账目,宁安就不费这个力气了。

  她问小桔子:“村里什么情况?”

  “几个知青今天不上工,就在村里转了转,从匠人们家里换了些东西,小橱柜、竹筐之类的。”

  “村里的年轻人什么反应?”

  “午休的时候,有年轻人去知青院附近转悠呢,想看看城里人和乡下人有什么区别。好奇心还挺重。嘿,那几个知青出门往公社这儿来了。”

  “可能是在村里没买全,到公社来补货了。也可能是要给家里寄信报平安。不管他们,我妈忙完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