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结束语(1 / 1)

加入书签

《根植黄土地》  后记

  八十年代初期,自从看了路遥的小说《人生》后,就有续写小说的想法,当时由于缺乏自信、生活经验及文学功底等诸多原因,不敢造次,才使这种想法一搁再搁,一下子搁了三十多年,在路遥逝世二十周年的时候,这种延续《人生》的欲望又萌生了出来,随之潜滋暗长,这种日益强烈地欲望,促使我走进高加林,走进路遥,接着我就反复地看《人生》小说和电影,看《平凡的世界》,把五本《路遥文集》不知翻了多少遍。广泛搜集陕北资料,翻阅延川、清涧县志及延安市志,深入研究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探讨其内心世界,以期再度重塑艺术形象。

  令人遗憾的是今生没见过路遥本人,也没有去陕北的清涧、延川、延大、省作协等路遥足迹遍及的地方进行实际考察、采风,也只好穿越时空,通过研究报纸、杂志、图片、地图、书籍,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在地图上布点、画点,在图片上寻找信息,在信天游的歌声中捕捉灵感,不断地积累信息,输入愚脑,进行文字的再加工,以此来完成夙愿。经过十年的埋头文案,总算把高加林的人生延续了三十多年,从一九八二年前后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前十三年。让一个蓬头垢面的高加林重新融入了一个大变革的社会,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终于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了立足的地方,并以自己的才华默默地奉献着家乡,这样的高加林不知道是否符合路遥同志的文思。

  小说的初衷是写给自己看的,因为笔者的思想至今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使得我们这些五零后人的思想怎么也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就只好随着小说中人物的社会节奏,骑着28车子往前走,一天天地向前过活。

  不管怎么说,十些年过去了,小说也终于写完了,写完后又深感愧疚,这是因为自己所塑造的中壮年高加林是否就是路遥小说中的高加林人生的延伸,这还有待于读者的认可和扬弃。

  在这里借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兴平市民协的武汉生、刘定国、薛金凯、侯俊武同志及兴平市西吴初中部分关注小说的同志。感谢所有关注小说的人们,也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大力支持!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部小说,也希望对这部小说还有不同看法的读者多多提取宝贵意见与建议,让我可以不断的完善这部小说,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带给读者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感谢我的编审许家阳同志夜以继日的付出,总是有很多新奇的想法随时反馈给我与我沟通,使我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加速小说的成稿。

  作者谨记

  二零一七年十月一日第一部定稿

  二零二一年九月十六日第二部定稿

  二零二二年四月十九日第三部修订于

  咸阳  乐兹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