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马场(1 / 2)

加入书签

十月末,苏家从灵国找来的马夫,有两个先到了乌城,苏涵带他们面见廉义。

  苏涵到的时候廉义不在府里,他便带着两个马夫在前殿等候,廉二得知后也前来作陪。廉苏两家关系极近,二人年纪又相仿,如今的感情是颇为要好。

  此时廉义正在城务司的公署内代李仁处理城务。李仁与高山好几日前便带齐人马护送岁贡前往国都平中城,而江云和陈武还在忙收取田税的事,于是这几日只要得空廉义都会来城务司。乌城今年的田税这几日便能全部收完,届时江云会回来代李仁之职。

  府里的亲兵找到廉义,廉义见城务司没什么事,便回府去了。

  廉义直接在前殿接见那两个马夫,坐下后打量了二人一眼,向苏涵问道:“不错,那么快就找到人了,但是怎么只有两个人?”

  “我们一开始托主家问马场之事时主家便找到了这两人,他们都在马场干活多年,主家便直接让他们二人过来了。至于要三五个人的复信早已寄出,我想也不是问题,这些人应该下月便会到达乌城。”

  廉义对此颇为满意,笑道:“如此甚好。”接着又扭头向两位马夫问道:“两位既然在马场干活多年,想必是经验丰富,不知二位可知如何建一个马场?”

  两个马夫面面相觑,似乎没听懂廉义的话。

  廉义见他们二人这个反应,再次问道:“现在乌城没有马场,但日后我们会得到马匹,所以需要建一个马场,你们二人可知如何建造?”

  其中一个马夫道:“大人,建一个马场不难,主要是找到合适的地方。其次是日后的养与护,这些都很关键。而且若是马匹的数量太多,光凭我们二人可做不来。”

  “人手你们不用担心,我会给你们找帮手,而且日后要是养的马多,我还会找多些人来帮你们。至于合适的地方,城外倒是有一处地方我们觉得合适,我这就带两位去看看?”

  “全凭大人吩咐。”

  廉义带着几个亲卫出城,小六也跟了出来。之前苏岩说的地方在乌城的西北,北岭山地的山脚下。此地往西南走不远便是西山走廊的山口,往东北走则是涵城。

  那地方苏涵更为熟悉,由他在前头带路,廉义则是第一次来。众人出城后往西北走了大概六七里便到,此地山上的小溪在山脚下汇成了一个小湖,以小湖为中心方圆四五里竟形成了一片小草地,周围树林环绕,倒是个景色宜人之地。

  两个马夫左看右看,不时谈论几句。

  廉义也在四处走走看看,向身旁的小六道:“这地方倒是易守,周围都是树木,而且这些乌木,冬天也不落叶。”

  “是啊,家主,这地方外人想找都不好找。”

  廉义又看向东北方,遥望涵城的方向。

  “阿涵,这离涵城有多远?”廉义问道。

  “十余二十里?具体我也不是很确定,但不会很远,不会超过三十里。”

  “你回答得很好,把我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苏涵正想说点什么找补一下,那两个马夫跑了过来,其中一个道:“大人,这里适合建马场,养个几百匹马不成问题。”

  “那可太好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那日初雪只下了半天的小雪,今日虽然冷风呼啸,倒是个晴天。

  两个马夫开始滔滔不绝,什么这里弄个马棚,那里弄个草房,廉义听了两句便打断了他们,道:“好了别说了,我们有专门建房子的人,你们跟他慢慢说。”

  众人回城开始着手准备建马场之事,廉义将两个马夫交给了工部司书张大河,命他全力配合二人建马场。

  —  —  —  —  —  —

  十月三十,在朝议的前一日,信君召集众臣商议如何处置天道军投降的叛民。

  信君进殿后便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平东城民乱一事,抓回来的叛民便有近百人,这些人要如何处置?你们有何意见,贼首张七又如何处置?”

  年辉道:“君上,张七主动投降,他不但不是民乱的主谋,而且他是解决了真正的贼首曹丁之后才开门投降,臣认为应当予之奖赏。”

  韦明驳道:“亲手解决自己人,这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么?这人本就是叛民,还不讲仁义与自己人自相残杀,罪加一等,理应处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