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乌桓来袭,沙盘地图(1 / 2)

加入书签

凉州叛乱未平,幽州张纯、张举仍在。

  天下的黄巾此起彼伏,这还是声势较大的,声势微弱的起义,数不胜数。

  有人落草为寇,有人揭竿而起,有人避世隐居,还有人披上龙袍......

  李轩放下这些信息,在蔡琰的服侍下,穿上马山给他打造的厚重铠甲。

  纯黑色的铠甲披上,身体都感受到了重压。

  “琰儿,如今天下不稳,我可能没办法整日陪你了。”

  “夫君永远都是琰儿的骄傲,无论如何,琰儿都在家里等你回来。”

  李轩把蔡琰抱进怀里,而后离开房间,拿上马山用陨石打造的乌黑长枪,足有三十斤重。

  枪尖泛着寒光,冷冽如刀。

  他身穿普通的黑色铠甲,主要是为了避免战场上过于耀眼,被敌人视作焦点,扑杀向他。

  披甲带枪,与典韦、戏志才策马向军营出发。

  骑马出城,来到一扩再扩的军营,只见三道身穿各异铠甲的将领在等候。

  太史慈一身红色的盔甲,镶嵌着白边,头顶紫色的盔缨,雄姿勃发。

  徐晃一身黑甲,雕饰着些纹路,显得沉稳大气。

  黄忠的银甲,铠甲布满银色的鳞片,能够抵御箭矢等各种冷兵器的伤害,有着很强的防御能力。

  “末将参见主公!”

  “有几位统领在,东莱郡无忧矣!”

  李轩下马,士兵牵马去管理,他与几位将领入营。

  “汉升,你新招募训练的一万兵马,情况如何?”

  “回禀主公,士兵招募完备,正在进行训练,只需月余,便能进行作战!”

  “很好,继续训练!”

  徐晃抱怨道:“主公,末将的一万兵马,已经训练一年有余,再不上战场,都快练废了。”

  李轩嘱咐:“既然如此闲,把军队拉出去野外训练,进行快速行军。”

  “士兵单兵作战能力有,但是战阵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才可完成。”

  徐晃虚心接受道:“主公教训的是,是末将为考虑周全,之后定加强行军训练。”

  太史慈主动汇报,“主公,骑兵四千整装待发,就等主公一声令下。”

  李轩欣慰的点点头,这就是他利用商业掠夺财富,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军队。

  外加五千水师,一千护卫,足有三万军队。

  相对于人口突破百万大关的东莱,三万军队非常宽松,还有很大的战争潜力。

  李轩未雨绸缪道:“公明,你可以再招募一万人,主要进行屯田训练。”

  “算是预备兵员,将来真上战场,不可避免地出现损失,但若是拥有屯田预备兵员,就能快速补充,恢复战斗力。”

  黄忠和戏志才大赞:“此计妙啊!”

  戏志才解释:“屯田预备的兵员,可以进行少量训练,熟悉拼杀战斗,还可以屯田增加粮食产量,战时缺少兵员,及时补充进来,一举三得!”

  “此计甚妙,这样就减少士兵入伍的新兵时期,徐统领可着手进行准备。”

  “诺!”

  李轩与他们走向各个操场,尽是一片青黑色的身影。

  他的士兵铠甲,采用青黑色为主,骑兵则按照将领的意愿进行打造。

  铁匠作坊的扩大生产,满足了本郡士兵和百姓的需求,打造出大量的铁制品,畅销附近州郡。

  士兵喊杀声响彻云霄,身体健壮,孔武有力,威风凛凛。

  气势震天,煞气滚滚,声威一时无两。

  士兵整齐有序,令行禁止,可谓强兵!

  李轩看过之后,对徐晃他们的能力很放心,了解军队的建设情况。

  只差实战杀伐。

  视察兵营之后,李轩找到李明,询问道:“如今东莱郡多少人口?”

  “启禀主公,今年年初以来,流民汹涌,如人潮涌来,特别是现阶段非常多。”

  “东莱郡人口已超百万,分布在三面环海海边地区。”

  “预计今年还有一波大的流民,人口能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

  李轩拍拍李明的肩膀,看着他乌黑头发中出现白发,“辛苦明哥。”

  “今年的郡守府官员奖励翻倍,物质和钱粮都发到他们手里。”

  “还好有志才帮我。”李明笑道,“我代大家感谢主公赏赐!”

  李轩肯定的点点头,能以一郡之力,人口超百万,皆是大郡。

  三人再度视察各个作坊。

  街道被扩宽了几倍,宽敞整洁,人流密集,不时有人打招呼,引来百姓们的围观。

  李轩他们快速通过街道,来到几个作坊基地。

  各个作坊的生产规模,比刚开始扩大几十倍。

  每个作坊的工人,几百上千都是一般。

  如此的产能,才能占据大汉市场,收刮众多钱粮。

  能有如今盛景,这些商业作坊功不可没。

  戏志才和李明两个儒家学生,看到了商业的威力和魅力,不再拒之门外,视如旁门左道,奇技淫巧。

  商业造就出东莱的繁华。

  全国商人往来频繁,交易旺盛,把东莱的产品带向全国,也带来了全国的商品。

  可惜如今天下纷乱,黄巾再起,导致道路阻塞,远处的商人来不了,只能让甄、糜、乔三家全力售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