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宋神宗任人不贤(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变法皇帝宋神宗赵顼的争议很大。】

  【有人认为他是一代雄主。】

  【有人则认为他志大,才疏。】

  【还有人觉得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变法,就是瞎胡闹。】

  【是造成北宋灭亡的源头。】

  【为什么宋神宗赵顼即位后,一定要强势坚持变法?】

  【难道赵顼就看不出施行变法的利弊?】

  【他当然看得到,但是没得选择。】

  【大宋,富宋,这是后世提到宋朝的第一个会想到的念头。】

  【清明上河图不就记载着宋朝的繁华吗?】

  【宋神宗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好笑的是,即位后,赵顼才得知大宋的国库出了问题,财政穷的超乎想象。】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原因?】

  【在调查后,赵顼得知了问题源头所在。】

  【冗兵、冗官、冗费。】

  【冗:多余的意思。】

  【在宋仁宗赵祯庆历新政时期,范仲淹就拿此事开刀施行变法。】

  【但是,引起了既得利益者的轩然大波。】

  【最终叫停。】

  【不去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它自然会一直存在。】

  【并且,在宋神宗赵顼时期“三冗”更加严重。】

  【具体严重到什么地步?】

  【比如宋朝所属三班院的官员,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初期,才不到三百人。】

  【宋真宗赵恒的天禧年间,有四千二百官员有余。】

  【到宋神宗赵顼时期,官吏的数量达到恐怖的一万一千余人。】

  【宗室又近千人。】

  【这还只是三班院的统计冗官数量。】

  【这么多吃空饷的冗官。】

  【乍一看似乎也不多,但是再算上宋廷其他部门和地方的官员,那可就成了极为恐怖的数量。】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的经济发达。】

  【国库虚空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宋神宗一定要坚持施行王安石的变法了。】

  后世实时弹幕——

  “饭碗问题碰不得。”

  “三冗问题被金国解决了。”

  “工资高。”

  “宋朝是士大夫阶级的高峰。”

  “说什么,宋神宗都是一个昏君。”

  “打不过辽朝给岁币,西夏闹事给岁币,在宋神宗这一朝都穷的没法给了。”

  “你不改革,敌人会帮你,效果明显。”

  “范仲淹是节流,王安石是开源。”

  “总的来说,还是被这两和他们的门徒接二连三的不靠谱变法作没了。”

  “有没有可能,这两个已经是很靠谱的了。”

  “冷知识:王安石变法后,宋朝的财政有了很大的起色。”

  “每个朝代都一样。”

  秦朝。

  始皇嬴政紧皱眉头道:“冗兵、冗官、冗费。”

  “历朝历代最为经济发达的宋朝。”

  “国库却如此的空虚。”

  “确实该变法了。”

  “这没有选择余地。”

  公子扶苏颇为认同道:“宋神宗赵顼也极为不易。”

  “倘若他像宋仁宗那样,被人反对,就叫停变法。”

  “想来,宋神宗也能获得和宋仁宗一样的名声。”

  “可是好名声有什么用?”

  “它解决不了存在的‘三冗’问题。”

  “长期下来只会越发严重。”

  西汉。

  刘邦摇头道:“富宋,朝廷却越发穷困。”

  “就算宋朝的皇帝,想要开疆扩土。”

  “军饷又怎么能拿得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