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臣女绮罗,托付殿下(1 / 2)

加入书签

陈怀安下令蓝玉出征,并授予他“以武服人”的权利,意在尽早结束西域地区动乱的时局,重新恢复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以此盘活西北地区晋王封地的经济。

  眼下,陈怀安尽管能凭借【天生帝王命】系统,兑换出大量的粮食,以解决麾下龙城兵马的粮草辎重,顺便开仓放粮救济归顺晋王的各地百姓。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更不符合经济运行、发展的逻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成为穿越者的陈怀安还是很清楚的。

  远在晋王封地龙城坐镇,代行晋王职权掌管属地经济、政治的黑衣老和尚东方孝,已经不止一次差人来报,晋王属地的地方经济已经陷入了停滞不前,一潭死水的怪圈。

  所以,平定西域战乱,恢复丝路经济刻不容缓。

  再有就是,在陈怀安亲率大军出征西域的这几个月,仅剩半壁江山的大新朝廷也没有闲着。

  一方面,是以“窃国奸相”秦如桧为首的大新权臣,为了巩固其统治者的地位,在军队中大胆启用年轻将领统兵,编练新军对抗龙城靖难大军。

  陈怀安已经接到龙城兵马副元帅、征南大将军常遇春的军报——大新朝廷为扼守住北方的最后两座大新城池瀛洲和莫洲。

  除原来退守瀛莫二洲,由飞将军李璟瑜所统帅的二十万虎贲军之外,还从南方调集了十万大军进驻瀛洲和莫洲。

  与常遇春所统帅的五十万龙城靖难大军,形成势均力敌的对峙之势。

  并且,将徒有虚名的大新名将李璟瑜明升暗降,调回京师皇城任皇城御林军主将,加封太子少保。

  说起来,眼下的大新灵武皇帝尚且年幼,又何谈来的太子储君。

  要不怎么说是明升暗降呢,当权者终归是要给些甜头,才能让人心甘情愿的为其效忠、卖命。

  继任飞将军李璟瑜的,是大新朝廷建安元年的武状元——武三甲。

  在“以武为遵”的大新王朝,能历经层层严苛的筛选考核,成为新科武状元,武三甲的实力可见一斑。

  更是临危受命,被擢升为大新王朝北伐主将,官拜大将军,统帅三十万虎贲军坐镇瀛莫二洲,与常遇春对峙。

  陈怀安西征的这几个月,双方在莫洲城下数次交手,常遇春竟然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更遑论是攻破城池了。

  另一方面,便是当朝太后苏婉儿,在被陈怀安羞辱一番之后,下旨让国舅爷中山王苏幕尘。

  暗中与大新朝廷江南地区,余下的三位异姓王联手募兵,伺机入京勤王救驾。

  怎奈何,这空有孟德之志的中山王苏幕尘,根本没有孟德的勇武,募兵勤王之事暂且被搁置。

  但是,作为掌控江南地区经济命脉的世家门阀,苏幕尘在经济战的战场上,战斗力可是不容小觑的。

  正是因为苏幕尘的从中作梗,这才导致了晋王属地的民间经济活动停滞不前,一潭死水。

  这些情报信息,早就已经整理成册,每日由八百里加急送出,送往远在西域征战的晋王陈怀安的案头。

  前一段时间,陈怀安一门心思都扑在,如何平定西域最大的回纥汗国之乱上,便没有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些政务。

  现在,回纥汗国既已降晋,陈怀安在西域地区最大的隐患和威胁随之消除,也到了腾出精力与大新朝廷一决高下的时候。

  基于这种种原因,才让他派出悍将蓝玉,与英武可汗磨延啜出访西域各国,尽快结束西域混乱的局势。

  几日后。

  回纥汗国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城外,晋王陈怀安亲自为前往西域各国游说的英武可汗磨延啜、龙城西征大将军蓝玉送行。

  此去,途径六千八百里,辗转西域三十五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