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明实亡于万历:萨尔浒之战(1 / 2)

加入书签

萨尔浒之战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萨尔浒之战中,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万大军,向辽东发起进攻。

  兵分四路进军,左侧中路杜松领兵六万,右侧中路李如柏领兵六万,左侧北路马林领兵四万,合叶赫兵,右侧南路刘铤领兵四万,合朝鲜兵。

  后金方面,努尔哈赤集中兵力进攻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

  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战争背景:

  后金是居住在中国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在晚明时建立的政权。

  北宋末期,女真完颜等部建立金朝,从东北进入黄河流域,另一些部落仍留居东北。

  明初,这些留居东北的女真部落主要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

  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以控制局势。

  万历二年(1574年),明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率军数万,攻取王杲之寨,杀掠人畜殆尽。

  万历十一年(1583年),王杲之子阿台图报父仇,屡袭明军。

  明将李成梁兵围阿台藏身的古勒寨。

  阿台的妻子与努尔哈赤是堂兄妹,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为使孙女免于战乱,便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入城劝说阿台投降。

  不料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暗通明朝,城中大乱,明军趁机攻城。

  努尔哈赤的祖、父死于战火。

  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索报父仇,但势孤力单,努尔哈赤归途中遇到额亦都等人拥戴,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

  他回到建州之后,派人质问明朝为什么杀害其祖父、父亲。

  明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建州都督敕书。

  努尔哈赤重新收整旧部,部众有安布禄、安费扬古父子等,加之新收部众额亦都等共有数十人。

  万历十一年至万历十六年(1583年至1588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统一建州各部,又合并了海西与东海诸部,控制了东临大海、西界明朝辽东都司辖区、南到鸭绿江、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等广大地区。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确立了兼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职能的八旗军制。

  八旗士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开始时只分黄、白、红、蓝四色旗帜。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又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