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深谋远虑,谋国之策(1 / 2)

加入书签

又过了几天,负责清点海盗宝藏的王尚才,终于跑来见王昊了。

  见面之后,就一脸兴奋地递给王昊一张清单。

  王昊接过来一看,但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列了数十行。

  而列在前三项的,是白银、黄金和珠宝。

  其中白银400多万两,这个数字并不算多。再看黄金……黄金竟然有70多万两!

  明代以16两为一斤。

  换算成斤再换算成吨,就是218吨……黄金!

  再按明末崇祯年间的金银比价为1:10计算,70万两黄金价值为700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珠宝、字画、文物、古玩等等,价值无法估量,但其加起来的价值至少在200万两白银以上。

  也就是说,这一次夺取海盗的宝藏,总价值在1300万两白银以上。

  再加上之前从长崎劫掠所得价值2000多万两的财富,等于是王昊在这短短四个月之间,总计进账价值,超过了3400万两白银。

  而在同一时期,明朝朝廷一年的税收只有1980多万两白银;郑芝龙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500万两左右。

  超过了崇祯朝廷一年的税收。

  达到了郑芝龙年收入的2.26倍。

  ……

  确确实实是发财了。

  发了两笔大横财,若是用粮食价格来比较,崇祯年间的一两白银购买力,据说……相当于后世的800元华币的购买力。

  3400万两白银,相当于272亿华币。

  (备注:这是网上查的,不一定准确,也许是2000年以前的数据。山风木鱼个人认为,明末的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2024年的1200华币。)

  由于现在皮岛城里的府库堆不下这么多金银和物资,又紧急扩修了一座规模大几倍的府库,用一千亲卫里里外外的守着。

  ……

  财富的数目是保密的。

  连孙致瑶和陈圆圆她们都不能让她们知道的,而且,这不是私产,也不可能让她们知道。

  知道大致内情的,只有曹变蛟、韦何、王廷臣、林明、郭绍振、王自勉等六人。而知道详细内情的,则只有王昊、王尚才、宋献策三人。

  但是,大家都知道王昊现在不差钱,所以,都表现得非常兴奋。

  ……

  看到他们那种兴奋的样子。

  王昊觉得……是时候该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了。于是,便让人将这些人叫到一起,跟他们说道:

  “金银者,石头也;银票者,纸也!”

  这种话,在后世属于“局毒鸡汤”,只有在那些有钱人忽悠无钱人时,才会这样说的。

  众人闻言,尽皆佩服不已。

  唯有典虎瓮声瓮气地说道:“要是反过来就好了。”

  意思是……石头者,金银也;纸者,银票也。

  这种话,只有没钱的屌丝才会这样去YY的。

  众人闻言,亦尽皆大笑。

  ……

  王昊摆了摆手,让众人停下来不要笑。

  然后说道:“其实虎子也没说错,因为……金银和银票如果放在库房里,跟将一堆石头和一卷纸放在库房里没什么两样。

  对咱们来说,这些钱财要尽快转化成实力!

  那样才有意义!

  否则,等到冬季海水结冰,建奴大举攻岛。若是皮岛被攻破,咱们所有的人,连命都没有了,库存的大量金银也就全都成了建奴的了。

  如果那样,咱们现在拥有这些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众人闻言,尽皆如醍醐灌顶。

  然后,大家开始议论纷纷,都在想该怎么花钱才有意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