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炮轰临海堡,船号为苍龙(1 / 2)

加入书签

夜幕低垂,北风阵阵,月明星稀,海浪声声。

  王昊驾驶着大船在渤海湾中缓缓地航行。

  时不时地翘起肥臀,举起望远镜向岸上看去。

  现在的船上,一共有四个望远镜,都是单筒望远镜。其中三个是从那艘西班牙船上得到的,质量比较差一些,只可白天使用。

  而王昊手中这支,则是在之前的渔政船的船长室的壁柜里找到的。

  这是一款带有微光夜视仪的望远镜。

  夜视仪是一种电子设备,当时,船上其它电子设备全坏了。而这个望远镜放在铁柜中,也许是因为静电屏蔽的原因,所以,装上备用的电池,夜视仪依旧能用。

  白天当望远镜使用,可以看到二十公里左右。晚上切换成夜视仪,可以看清800~1000米远的东西。

  有了这款望远镜,便具备了晚上在海上缓慢航行的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与在岸上行军的林明他们保持联络。王昊也有要求他们每过一段时间,便点上几个火把晃动几下。

  就这样一路缓缓向北行驶。

  ……

  丑时,夜色正浓,肉眼可视距离不到三米。

  王昊的大船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临海堡外,距临海堡大约五十米左右。

  临海堡。

  位于大凌河汇入渤海的入海口处,扼守着大凌河的西岸,也是位于锦州与广宁的分界线上。

  于清军来说,这个位置非常重要。

  也是这次松锦战中,清军物资运输船只的重要停靠港口之一。

  ……

  (附录图片,临海堡位置地图。)

  ……

  夜色深沉,守军睡意正酣。

  悄悄的进港,打枪的不要。

  由于担心搁浅,王昊没有再继续往前开,而是将苍龙号停在离岸稍远的海上。此时,通过火把信号联络,王昊知道林明的军队也已经到了临海堡一里左右的地方。

  按事先约好的作战计划,林明的军队先停下来休养体力。

  不要打草惊蛇。

  而王昊这边,则让典虎带着一百五十名亲卫勇士,用三只救生船,分批划向停泊船只的海湾,前往夺取船只。

  与其说是夺取船只,不如说是保护船只。

  因为只有完好地得到这些船只,这支明军才有生路。

  王昊担心在之后的战斗中,守军会狗急跳墙烧毁船只,所以,一切都进行得静悄悄的。

  三条救生小船全都用上。

  第一批三十人过去之后,没被发现,先悄悄上船,藏在一艘海船上。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

  当第三批人运过去时,值守的哨兵发现了正在划近的救生船,战斗随之打响。

  典虎带过去的人,有六十人带了得自西班牙船上的火绳枪。

  一阵枪响,便干掉了不少的守卫。接着便是一阵混战。而与此同时,林明所带的军队,也从岸上对临海堡发动了进攻。

  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很起劲。

  ……

  王昊没有参战。

  这厮,正围着船头的那座古老的主炮团团转。

  这些火炮,王昊也是逼着那两个打断了腿的西班牙人,全都试射过的。不过,王昊亲自操作还是第一次。

  装药量、铁丸、火引,这些都不是问题。

  都是看到西班牙人用过的,非常简单。

  关键是准头。

  王昊担心一炮过去,把自己人干掉了,那就麻烦了。

  调了很久,瞄了很久。才将其中一门铜炮的引线点燃,但听一声巨响,正打在堡墙之上。

  低了一些,算是试射。

  再将另一门炮的仰角调高一点,点火。一声巨响,又打到临海堡里面去了。落在哪里不知道。

  气得又骂了句娘。

  清理炮膛,然后再次装药,调整射角,点火发射。这次运气好,但听轰的一声巨响,堡墙上的城头被打得哀嚎一片。

  接下来又是发了两炮,全都打在了城头上。

  但是给敌军造成的伤害并不大。

  有一千清军居险而守,要攻破这座城也堡并不容易,时间拖久了,必会引来附近其它城池的清军。形势万分危急。

  只好用两侧的舷炮了。

  侧舷炮比较多。

  整艘船一共50门火炮。主炮在最上层,船头船尾各2门。

  侧舷炮则共有46门。分列两侧,两侧各23门,这23门又分别位于上、下两层甲板之上,下层12门,上层11门。

  将战船掉了下头,以侧舷对着临海堡,让留下来的六十几名亲卫一起帮着装弹药,装药量由自己亲自监督。

  很快,一侧的23门舷炮就全装好了。试射了两炮,调整了一下仰角,开炮!

  再教他们清理炮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