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公主(龚朱)呢(求追读求票票)(1 / 2)

加入书签

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红城门东侧,曾是明、清两代皇室家庙,旧称太庙。

    建国后,经总理提议,第一次政务院会议批准,将太庙移交首都市总工会管理,辟为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首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匾额则由主席命名并亲笔题写,于1950年4月30日揭幕,195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是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

    王援朝背着吉他过来时,现场已经人山人海。

    稍一打听,就来到了后殿,大家唱的地盘。

    他在人群里来回穿梭,因为他背着个乐器,所以大家很友善的给他让开了道。

    “等等!”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唱祖国》《红梅赞》《我为祖国献石油》《在首都的金山上》《我们走在大路上》……”

    人群爆发了一阵掌声。

    不过领导下了要求,当然不能拒绝。

    那就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吉他版吧。

    但这首歌,气场强大,还真不适合木吉他演奏。

    但看到他走到中央,前面的群众开始闭嘴,准备观看。

    “领导有什么指示?”

    也没有什么意外,人家大概是没记住他,一边低着头和旁边的同事?队友?认真说着什么,一边间或抬头跟大家打个招呼。

    “领导,我也想为大家唱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我会弹吉他。”

    大家都是,会的就伴奏,不会的就歇着,有时候一个乐器伴奏,有时候几个乐器合奏,有人唱,伴奏都不会停。

    果然,那领导眉梢一扬,道:

    “那伱,都会什么啊?”

    柳启锦看他发愣的样子,只得走到王援朝旁边,道:

    柳启锦也不客气,直接开弹,王援朝的小号立马跟上。

    柳启锦便抱起了手风琴,甜甜道:

    那边乌央乌央坐了不少伴奏的热心群众,既有首都音乐学院的师生,也有专业的歌唱演员,还有一些纯粹的兴趣爱好者。

    王援朝大气都不带喘的说:

    “领导,主要是我这乐器,单独弹这歌,慢了会软绵绵。但是跟着大家一起弹,就没有问题了。”

    没有话筒,他也就不多废话,整个大厅里因为没到时间,还是嗡嗡的说话声不绝。

    王援朝愣了愣,不是小龚?小雪?小朱?小琳?小柳是什么鬼?

    那位指挥的领导很开心,让王援朝在旁边找个位置坐,人家不止会那个吉他,还会小号,端的是多才多艺。

    对方正好也看了他一眼,表情微变,这会该认出他来了吧!

    不过,只要知道对方的工作单位,就不怕了,哼哼。

    很快,人群中有人反应过来,这是《我们走在大路上》。

    他吹了两下,然后跟小柳比划了个OK的手势。

    连忙道:

    “容我跟其他同志借个乐器。”

    《我们走在大路上》,著名作曲家李劫夫创作,发表于1963年春天,是一首很新的爱国主义歌曲。

    王援朝没想到安排的这么利索,当即爽快应道:

    随着他的指尖快速划过弦,人群立马安静了下来。

    歌曲本身就两分钟的时长,还叫王援朝加快了三分之一,所以一分多钟,就弹完了。

    他跟人借了个小号,人家还专门擦了擦才递给他。

    那领导有点狐疑的看了看,转身看到柳启锦看着这边,道:

    一曲终了,人群再度鼓掌,看中间琴号合鸣的年青男女,大家颇有看金童玉女之感。

    王援朝说了一串当下的流行曲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