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烈酒难入喉(1 / 2)

加入书签

对江淮的镇南将军府而言,荆州的局势恶化,所需要防范的方向就多出来一个。

    江东方向备战的动静越来越大了,江都广陵和历阳方向每日都有新的情况传来。

    大批的船只和军队开始在京口和建邺集结。

    现在本应该把重心全都放在江东上,但荆州的战况让李元徽不得不看一眼西北方向汝南、义阳。

    虽然已经派遣殷拱率本部三千步卒去占据义阳三关,扼守豫州南部和荆州东北部的战略要道。

    但是南阳郡方向,宛城也是危在旦夕。

    毕竟穰县和新野都已经失守了,宛城现在是孤城。而宛城又是豫州西部链接荆州的战略枢纽,过了宛城就是颍川,过了颍川就是洛阳。

    所以当年关羽北伐,实际上就要打下襄阳之后,直驱“宛洛”。

    李元徽为首的江淮方面其实对洛阳没有那么关心,但宛城向东可就是豫州的汝南,向下就是江淮了。

    如果洛阳朝廷不能尽快出兵,那么李元徽这边就得沿着淮河堵窟窿。

    不过很显然,朝廷方面在得知荆州的状况之后,立即派遣因为中军改编而被赋闲的屈突世安为荆豫护军,暂署理荆豫军务,节制两州军事。

    屈突世安算是先帝心腹,之前一直担任右羽林将军一职,中军重新整编之后,失去了军权。

    并非是能力不济,而是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就是先帝慕容英。

    慕容英没了,他跟新皇帝也说不上话。

    并且因为新皇帝自己也不能完全定夺中军各将领的人选任命,所以只能暂且让他闲置。

    而这次豫州和荆州的情况危机,的确是需要一员大将暂时打理两州的军务。

    而护军一职明显是临时性的,况且荆州现在大部分都在乱贼手中,也不用担心尾大不掉。

    此外,中军也派出两军,两万五千人,并由中都护,夏王慕容麾统率,配合屈突世安征伐豫州和荆州的贼寇。

    李元徽在得知朝廷作出反应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以现在朝廷上的情况,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作出决策,应该是魏王和段太师发力了。

    不然几个宰相和尚书,还有大将军又得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魏王和段太师两人虽然是威望高,但毕竟年纪大了,不可能事事都压着几个宰相,只能是在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上发力。

    而这也说明了,洛阳朝廷上问题仍旧存在,只是上面有两个老的在撑着,皇帝慕容超,还是控不住场子

    不过总是有好消息传来的,河北方面,赵大又打胜仗了,并且收复了馆陶。

    并且刚刚就任青州牧的翟让也应朝廷所请,出兵河北。

    翟让率三万兵马,从大河下游渡河,到达了平原郡,同时还有徐懋功、杨侃率领的两万兵马在渡河之后直奔渤海郡。

    后路方面是由翟让的哥哥翟弘为济北太守,单雄信为东平太守,两人各自领兵一万,主要是为了防备朝廷突然变卦。

    毕竟不久之前双方还是敌对的,现在共同抗敌,也是心存了一些犹豫和警惕的。

    也是人之常情。

    而突厥人在幽州取得的战果非常显著。突厥人驱使汉军的成果终于展现出来了,原广陵王慕容简麾下的鹰扬郎将吕作相,原幽州军鹰扬郎将刘建公,此外投奔突厥人的还有上古贼帅王须拔,幽州大寇刘胡之,光是此二人就有部众十万。

    这些人替突厥可汗招募匠人,打造攻城器械,并且指导和制定攻城战术。等于是替突厥人补上了攻城略地的重要一环。

    这样一来,城墙低矮的普通县城,很容易就会被攻破,阻挡不了突厥人的脚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