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上兵伐谋(2 / 2)

加入书签

    大哥哲别两年时间一直伴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屡立功勋,长期相伴左右,感情自然便会增厚,而且那功劳,是一件件地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楚的。

    老三阿可敦坐镇燕都,镇压国内,同时筹措物资供应军队,北疆抗胡之敌打得顺风顺水,眼见着便要完全将东胡和北胡彻底压服,阿可敦自然是劳苦功高。

    倒是铁勒这里,两年平平静静,啥事儿也没有。外人却是看不到铁勒为了维护这份平静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可有的时候,没有赫赫之功,就代表着你没有出头之日。

    铁勒很清楚,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耀眼的功绩,等到北疆之战结束,大军回转燕都,论功行赏之日,他只怕就要被边缘化了。

    挟带着征服两胡的威望,皇帝的兵锋下一步绝对是要指向大秦的,从北疆返回的那些骄兵悍将需要给他们一个继续战斗的疆场,那些刚刚降伏北元的东胡、北胡降将们,需要在新主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立下足够的功劳以站稳脚跟。

    那么,谁才是这场南征之战的主角呢?

    在北疆决胜千里的大哥哲别?

    还是燕都运筹帷幄的老三阿可敦?

    还是一直与大秦对峙的自己?

    铁勒盘算来盘算去,自己都落在了下风。

    一纸诏令,走马换将,自己便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到燕都,坐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宗室。

    可即便自己愿意去当一个这样的人,大哥和老三便会放心吗?

    不会的。

    但凡是参与到了争夺这把椅子的皇子,除了最后成功的那一个,剩下的,全都只有死路一条。

    策反宝瓶州的严圣,始于一年前。

    水滴石穿啊!

    整整一年,随着大秦国内形势渐渐严峻,而大元在北疆节节胜利,严圣终于作出了决断。

    只要彻底降伏了严圣,拿下了宝瓶州,那么大元的军队,就能像一把锲子一样插进关外,并将关外分成两个部分,以严圣的水师船队为辅,大元军队可以随意出击,而令狐野将彻底地顾此失彼。

    令狐野可不是大秦的忠臣。

    形式不对,这家伙到时候便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第一,投降大元。

    第二,放弃关外,带着他的军队退入关内。

    铁勒猜令狐野肯定会选择第二条路。这是一个枭臣最有利的选择。也是铁勒最希望他选择的一条路。

    因为令狐野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他必然要与长安决裂,除了造反,他别无他途可以活命。

    十万关外精锐入关,大秦就要彻底乱套了,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喜上加喜。

    在他的策划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关外纵横上千里的土地,数百万子民,而且造成大秦内乱,为下一步大元进攻秦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泼天的功劳,岂是大哥那个武夫砍几千个脑袋能比的?是老三那个阴人整日鬼鬼祟祟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家伙能比的?

    此行有风险吗?

    当然是有的。

    但比起巨大的收获,这点子风险当真不值一提。

    不是铁勒看扁了严圣,而是在当今状况之下,严圣还真不敢动他一根寒毛。

    他严圣可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汉,严家扎根关外数百年,身家性命可都在宝瓶州。

    明面之上,没有人敢动他铁勒,而暗底里,他自然也做了一些其他的安排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上兵伐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