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高手云集(1 / 2)

加入书签

上级的安排比许强预期的要早的多,仅仅过了两天时间,许强就被通知前往上海机械学院报导,到时候会有专人接待他。

    于是,第二天一早,许强就换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前往了位于YP区军工路的上海机械学院总部。

    说起来,上海机械学院可谓是当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重点大学,享有“制造业黄埔军校”之盛誉,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学科专业以工为主,主要是动力、仪器仪表、机械、电子、计算机、科技外语、系统工程等。

    当许强来到这个学校的门口的时候,立刻被这所学校所吸引。

    向里望去,里面的建筑基本都是西式风格的,红墙蓝顶,道路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

    在大门口处,挂了两个学校的牌子,一个是‘上海机械学院’另外一个则是‘沪江大学’。

    实际上,在六十年代的时候,这里是沪江大学的校址,后来上海机械学院就在沪江大学的原址上建立起来,原沪江大学已经并入了上海复旦大学,机械学院接管了原沪江大学的校舍和办公楼。

    “你就是许强同志吧?”

    正当许强站在门口发呆的时候,从传达实里走出了一个带着黑框眼镜,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的中年人,面带笑容向他走了过来。

    “额,我是许强,请问您是……”

    “我是院长陈之航。”

    “啊!陈院长好!”许强连忙问候了一句。

    许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来迎接他的居然是院长!

    “还真是挺年轻的,难怪孟主任说你是个年轻有为的天才。”陈之航微笑着说道。

    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先后历任上海机械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院长,主要从事气液双相流和节能技术的研究,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之一。

    说起来,陈之航同样也算的上是年轻有为,以刚满三十岁的年龄,就担任了上海机械学院的院长,由此可见其能力是何等出众。

    “孟主任?”许强闻言一楞。

    “孟主任是咱们一机部的办公厅副主任,前天晚上就和我通过电话了,向我介绍了你和芳纶纸项目的具体情况,他过两天就会从BJ那边过来,帮助你的项目组完成组建和协调工作。”陈之航说道。

    “额,这样啊。”许强闻言点点头。

    “我先领你去咱们学校的化工实验室看看吧,咱们慢慢谈。”

    “好的。”

    许强闻言,跟着陈之航进入了学院的大门。

    一路上,陈之航开始给许强介绍这个学校当前的情况。

    “……我们这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学院,解放前的时候,最早源自沪江大学的一个学区,直到现在,沪江大学的牌子还在门口挂着,就是为了让师生能不忘本源……”此时陈之航又指了指校园里面的一些建筑,说道:“前面的那个三层红墙楼房,就是咱们的学校的主教学楼,左边这几排房子,就是教职工和学生的宿舍区,右边是实验楼,以后你工作的化工实验室,就在后面那座楼里……”

    “你们学校这硬件条件不错啊……”看到如同公园一般的校园,以及一排排新盖好的宿舍楼,许强称赞道。

    “咱们这个学校原来隶属于一机部,现在归SH市政府直属,从解放后到现在,一直都是咱们国内最顶级的工科高校。称得上是咱们国家机械制造的‘黄埔军校’!”说到这里的时候,陈之航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接着说道:“过去一机部有很多国家级重点项目,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到目前为止,包括你的项目在内,还有三个国家重点项目正在进行中,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和他们相互交流一下,我们这里的学术氛围很好,经常举办一些内部和对外的技术研讨会,这样可以使大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进步,为咱们的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那太好了。”许强闻言,赞许的点点头。

    搞学术的人,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对于这一点许强是深有体会的。

    并不是说你是某方面的顶级专家,就不需要参加这种研讨会或者不和其他专业的学者交流了,这绝对是大错特错。

    其实绝大部分的产品,都会设计到多个学科以及多个专业的技术,这就使得各专业需要有更为紧密的联系才行,而且作为一个化工专家,更多的了解其他专业的技术和情报,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在从事新产品研发的时候,才能做到综合考虑,全面布局,确保技术的可实施性以及性能成本等因素。

    所以当初许强和张部长见面的时候,张珍就极力建议许强留在BJ工作,后来还开了一个项目工作研讨会,目的就是想让许强能尽快的融入到国内的顶级学术圈,便于日后的工作,可谓是用心良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