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侉子(2 / 2)

加入书签

    “我觉得咱们哥几个,以后还是要继续往周边地区拓展市场,既然这种产品如此受欢迎,那就应该扩大销售面。”许强顿了顿,接着说道:“另外咱们还要想办法给产品做包装,哪怕不能标注厂家,至少也要让产品看起来高级一些,这样价格还能高一些……”

    许强只是个化工专家,他对营销方面了解并不多,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亲自卖产品,只能依靠王勇胜一伙人帮他销售。

    但前世的时候,通过看报纸电视和各类书刊,许强也能知道一些后世先进的营销和广告方式,所以在他看来,王勇胜一伙人的销售模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强哥,其实我们也想在更多的地方卖东西,但问题是做不到啊。”此时王勇胜眉也是一脸的无奈,说道:“其实我在外厂有很多认识的朋友,但有的厂子离咱们这里实在太远了,坐车也要一两个小时,骑自行车的话,起码五六个小时,这一天啥都别干了,可问题是咱们还要上班啊……”

    “额……”听到这里,许强点点头。

    “还有就是,每次出去,自行车这玩意也带不了多少东西,撑死了一次七八十公斤,而且路还不好走……所以我每次出去,最多只能带三四十公斤的货,多了我也拉不动……”王勇胜说道。

    这年头的自行车,最多承重也就一百多公斤,但实际上,由于车身限制,根本就达不到。

    “那……你们能不能买一辆摩托车?”许强思索了一下问道。

    “摩托车!?”

    听到许强的这个建议,在场众人顿时目瞪口呆。

    要知道,这年头自行车都是三大件之一,而摩托车,则是毫无疑问的奢侈品了。

    八十年代初,国内常见的国产摩托品牌中,嘉陵和幸福无疑是最有名的。

    其中,嘉陵摩托主要以轻骑为主,价格也相对便宜,一辆大概在八九百块钱,可无论是嘉陵50还是嘉陵80。载重都是很低的,而且一箱油也跑不了多远,厂区或者市区代步还行,根本跑不了太远的山路。

    至于幸福250,各方面的性能就要好很多,也适合长距离拉货,不过这种摩托的价格非常贵,一辆新车通常要5000元左右,能买得起这种车的人,在当地绝对算得上是富豪了。

    除了国产车,日本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当时一辆摩托车的售价普遍在8000到一万元左右,而大名鼎鼎的本田125大鲨在90年代前期的价格更是高达3万多元,拥有一辆这样的摩托车是当年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王勇胜他们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家用摩托的图片,但即便是在效益一直都很好的胜利机械厂厂区里,还没有一家能买得起摩托车的。

    王勇胜他们最近这段时间,确实赚了不少钱,但还是买不起这么贵的摩托车。

    “要是用来拉货的话,咱们保卫科有两辆侉子,已经放仓库块两年了,厂里准备把它买掉……”

    这个时候,坐在王勇胜对面的一个青工说道。

    “雷子,你说的是真的?”王勇胜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工厂保卫科的‘侉子’,众人都是见过的。

    所谓的侉子,其实就是带挎斗的三轮摩托车。

    在1957年12月,中国以苏联的M-72挎斗摩托为技术基础,成功研制出军用型长江750,这东西相当于拖拉机里的‘东方红’,小汽车里‘红旗’,和重卡车里的‘解放’。

    长江750国产以后,一部分装备部队,另外一部分则配发给给地的公安部门和工矿企业的保卫部门,产量大,价格便宜,可以同时乘坐三人,而且外形也是相当的拉风。

    早年的时候,这种挎斗摩托是不允许卖给私人的,但从这两年开始,这种摩托已经变成了军民两用,国内生产的厂家也是越累越多。

    “是真的,我叔跟我说的,一辆四百块钱,不搞价,不过车子放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不保证能开,可能还需要重新修一下……”雷子说道。

    雷子名叫雷俊,也是一个厂二代,父母在一车间上班,他有个亲戚在厂保卫科,上次许强让王勇胜帮他做蒸馏器,往出运的时候,正是雷子提前和他家亲戚打了招呼,这才把东西运出来的。

    至于这次保卫科卖侉子的事情,也是厂里同意的,因为从去年开始,保卫科换了很多的装备,包括两辆212吉普,和五辆新挎斗摩托,之前用了十多年的老侉子自然也就放在仓库吃灰了,直到最近才想办法要将其处理卖掉。

    “四百块太贵了点吧……”小钢炮皱着眉头说道。

    “四百块钱一辆的话,我全要了!”

    这个时候,许强突然插了一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