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登闻鼓响(2 / 2)

加入书签

    但现在福安侯府内可还有一个赵老侯爷呢!

    “头儿,头儿!

    不好了!

    出大事了!!”

    就在付毕生考虑如何把这件事应付过去,两不得罪的时候。

    一阵惊慌的脚步声突然出现,打断了付毕生的思绪。

    “慌什么慌?”

    柳正义对府衙捕快的惊慌失措很不满。

    捕快是大明王朝的暴力机关之一,做为暴力机关就应该要有暴力机关的权威与自信。

    “头儿,真的大事不好了!

    黄指挥使自认是他刺杀的福安侯,而且还与赵老侯爷动了手,现在已经被赵老侯爷擒下了!”

    在柳正义的厉喝声中,进来的捕快稍稍压下了几分急躁,禀报道。

    “什么?”

    听见禀报的柳正义和付毕生顿时没了刚刚的镇静。

    “黄指挥使?

    哪个黄指挥使?”

    柳正义立马追问道。

    “头儿,当然是驻军的黄俊黄指挥使!”

    捕快的禀报,确认了柳正义心中所想。

    “出大事了!”

    柳正义和付毕生对视一眼,心中各自惊骇。

    黄俊可不是普通人。

    他和柳正义是徐州府官方唯二的一流高手。

    同时也是徐州府驻军的最高统帅。

    柳正义和付毕生不明白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暗杀福安侯。

    他这样做能得到什么?

    同为朝廷五品大员,付毕生和柳正义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黄俊背景的。

    黄俊成就一流,上位驻军指挥使,好像都是走的赵氏的路子。

    过去数年中,在徐州府内的势力暗斗中,黄俊也一直都是福安侯朱承武的忠实盟友!

    驻军和福安侯府多有联手争取利益的时候。

    所以,柳正义和付毕生怀疑李世杰这位李家麒麟子都没有怀疑黄俊这位卫指挥使。

    现在,怎么突然……

    还真是……

    而且黄俊他居然还敢对赵老侯爷这位积年宗师动手?

    他是疯了吗?

    其他暂且不论,就说武力。

    黄俊他难道不知道一流和宗师的差距?

    但若说是福安侯府或者赵老侯爷陷害黄俊,那又不至于…

    黄俊虽是当世一流,驻军卫指挥使,但与赵老侯爷相比,两者地位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赵老侯爷不至于陷害黄俊这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

    而且听传话的捕快所说,黄俊似乎是主动承认的!

    这里面…

    付毕生和柳正义有点看不清里面的东西了。

    “再探!”

    柳正义挥挥手,示意这个心腹捕快尽量去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李,你也去一趟!”

    付毕生一声高呼,同样吩咐道。

    “好的,老爷!”

    门外,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正是付毕生的绝对心腹,付府管家-李管家。

    “世杰贤侄,既然暗杀福安侯爷的凶手已经找到了,你就先回去吧!”

    待吩咐完全后,付毕生这才反应过来,李世杰可还在大厅呢!

    “好的。

    付大人、柳总捕,那世杰就先行告辞了!”

    李世杰同样被暗杀福安侯的凶手是黄俊黄指挥使这个消息所震惊了。

    也明白现在付毕生和柳正义是没有精力再来管他了!

    当即,告辞离开。

    李世杰也要回李家和爷爷、父亲商量一下,如何应对这件事了。

    虽然与李家关系不大。

    但还是要有所预案!

    李世杰是喜欢习武,也更习惯用实力解决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杰就是傻的,不会动脑。

    “老族长,这不是回侯府的路吧!”

    进城走了一段距离后,赵兴业终于忍不住,走到赵玉刚身边,轻声问道。

    赵兴业早就发现了赵玉刚现在带着他们走的路不对,那不是回福安侯府的路。

    赵兴业猜测,赵玉刚恐怕是第一次来徐州城,迷路了!

    只是,赵兴业一时有点犹豫,不知道该怎么指出来。

    也在思考,用什么方式说出来赵玉刚走的路不对,才不会太引起赵玉刚的反感。

    这就是下位者的悲哀,一些正确的事都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

    “谁说我们要回福安侯府了?”

    赵玉刚看着一旁犹犹豫豫、欲言又止了许久,最后才终于来到他面前的赵兴业,反问道。

    老实说,赵玉刚有点失望。

    赵兴业太犹豫了,不够果断!

    无论是发现不对,心有疑惑后第一时间指出来;还是压下心中疑惑,跟从上位者“错误”领导到最后,都比赵兴业现在这种犹犹豫豫的半途质疑要好!

    不够果断!

    也不够忠心、服从!

    两头不讨好。

    如果赵氏子弟都是这种货色,那……

    幸好,赵兴业不是赵玉刚最看重、重点培养的那几个赵氏子弟。

    不然,赵玉刚感觉他气都要气死。

    “那,我们这是…”

    赵兴业没有发现赵玉刚心中的失望,继续问道。

    赵玉刚到底是大明王朝数亿人口中最为杰出的那几十位之一,只要赵玉刚不想,没有多少人能够看透赵玉刚心中情绪。

    “朝廷有朝廷的规矩,我们私下抓人还可以解释为因为武哥儿遇刺,一时激奋!

    但现在人抓到了,审问那些事,自然要交回衙门了!”

    赵玉刚虽然对赵兴业很失望,但到底是赵兴业也是赵氏子弟,赵玉刚也不介意再稍稍提点几句。

    万一提点出了一个“大器晚成”,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把人交给衙门?

    以他们的本事能审问出什么来?

    别到时候让我们辛辛苦苦抓来的人给跑了!

    老族长,还不如带回侯府,由我来亲自审问。

    我一定把他们暗算侯爷的前因后果都给一一审问出来!”

    赵兴业不相信衙门,更相信福安侯府和赵氏的力量。

    自告奋勇的建议道。

    “好了!

    听从命令!”

    赵玉刚眼神不悦的打断了赵兴业。

    赵兴业这些赵氏的小一辈还是缺乏历练,完全不懂政治斗争,完全不明白顺势而为。

    难道赵兴业刚刚没有听见百姓们的议论吗?

    难道赵兴业没看到他刚刚阻止了福安侯府侍卫队制止百姓议论吗?

    赵兴业就不知道多思考思考?

    百姓们对赵玉刚和福安侯府这次私下擒拿黄俊这个卫指挥使可是有不少的议论。

    的确,几个百姓影响不了赵兴业,更不要说影响到他赵玉刚了。

    但几个百姓影响不了!

    几百个百姓、几千个百姓,乃至几万、几十万的百姓呢?

    百姓的武力的确不值一晒!

    但百姓是王朝的基础,是统治的基石。

    正是这千千万万不起眼的百姓构成了大明王朝的根基!

    没有百姓,官就不是官、王也不再是王!

    力大如宗师、权大如大王,很多时候都要受到百姓意志的裹挟!

    因为如果你不站在大多数百姓这一边,总会有其他的宗师、其他想当大王的人站到大多数百姓那一边。

    最后,和百姓一起,将你扫进历史的尘埃,成为旧时代的残党。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意识形态、舆论引导的说法,但赵玉刚这种时代的弄潮儿,王朝的绝对高层,早已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抢占话语权和舆论高地!

    逆风而行者劳!

    顺风而行者王!

    今天,赵玉刚就要从这徐州城开始,掀起一股易储之风,推亲外孙朱承武上位,再保赵氏百年富贵。

    这样想着,赵玉刚又看了一眼被卸掉下巴和四肢的黄俊。

    心中有可惜,但更有无数算计闪现!

    同时,赵玉刚在脑海中飞速模拟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着各种应对方式。

    “去,擂鼓!”

    很快,赵玉刚就带着赵兴业等人来到了徐州县衙衙门处。

    在赵玉刚的指挥下,一个侯府侍卫走上前,敲响了徐州县衙衙门外的登闻鼓。

    大明王朝规定,所有衙门外悬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击鼓上闻,从而成立诉讼。

    这个鼓就是登闻鼓。

      感谢六道同罪欲沉沦、20220118003349682、王太也、神天谴神、幂龙魄的打赏支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