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惺惺相惜(2 / 2)

加入书签

    “将军!!”

    就在高要和赵兴汉思考着如何运送火莲的时候,山上的悬崖上突然传来若隐若现的呼叫声。

    “是我麾下的侍卫队到了!

    你拿着火莲跟我们一起走吧!”

    赵兴汉听出来了,山崖上是他麾下侍卫队的叫声。

    这时,赵兴汉才反应过来。

    在高要到达之前,为了应对绾绾的威胁,他和戴法言可是放出了不少的求援信号弹。

    不过,既然侍卫队已经到了这里了!

    那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了!

    直接大部队一起走吧!

    大部队一起和单独运送各有优劣。

    分不清孰好孰坏!

    但既然麾下侍卫队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出现。

    那就证明了上天让他们选择大部队一起运送火莲。

    既然如此,赵兴汉决定听从一次上天的“安排”!

    作为军人,赵兴汉深刻明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

    很多时候,人,不能想太多!

    “好!”

    高要同意了赵兴汉的提议。

    高要也分不清单独运送和大部队护送的优劣。

    既然如此,那就相信赵兴汉的判断。

    不要再多想、诸多犹豫了!

    朱承武曾经不止一次在高要面前说过“犹豫就会败北”之类的话。

    高要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了的。

    高要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引以为戒!

    所以,高要同样不想多做犹豫。

    众人退出隧道,原路返回。

    “高总管,用双手完全包裹住火莲,不要留一丝空隙。

    这样火莲与外界没有了丝毫接触,将能极大程度上压制火莲对其他人的吸引力!”

    上到崖顶之前,崔氏二长找到了高要,向高要分享了一些他当初将火莲从海外带回来的经验。

    “好!

    多谢二长老!”

    高要一愣,随即向二长老道谢道。

    这样经验看似简单,实则极为重要。

    能让福安侯府运输火莲变得方便很多。

    若没有崔氏二长老的提醒,或许高要能在下一瞬间就找到这个简单的规律,也可能直到运送到福安侯府都发现不了。

    未发生的事,谁都说不准!

    这个情,高要要记。

    高要在崔氏二长老的指点下,双手掌心相对,将火莲困于两手掌掌心之中。

    随着双手慢慢靠拢,火莲居然也在逐渐缩小。

    很神奇!

    不愧是天地奇珍。

    最后,高要双手紧扣,火莲真的就完全被包裹在了手心之中,与外界再无一丝一毫接触。

    看见高要操作完,赵兴汉感受了一下,果然…

    吸引力小了很多。

    “崔氏果然有着运送火莲的特殊技巧,不然以刚刚火莲那样大的吸引力,崔氏怎么可能瞒过大明王朝的诸多势力,悄无声息的将火莲从海外运回来!”

    赵兴汉于心中暗自思量。

    “这里!”

    一上到崖顶,赵兴汉就立刻回应了正在拼命寻找他踪迹的侍卫队成员。

    虽然有赵兴汉和戴法言之前发射的烟火引路,但一时之间,福安候府侍卫队成员还真不容易找到之前进山的赵兴汉他们。

    崔宗极放置火莲的地点的确足够隐蔽。

    之所以不在上来之前就回答,是赵兴汉考虑到刚刚崖下的地方应该算是崔氏的秘密基地。

    就算现在可能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但到底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崔氏现在也算是福安候府的姻亲了。

    火莲,崔宗极也没耍什么花样的就交给到了福安侯府的人手中…

    特别是,刚刚在崖底,崔氏大长老也算是救了赵兴汉一命,崔氏也帮了福安侯府一把。

    所以,赵兴汉不介意在一些小细节上多给崔氏一点尊重。

    而且,现在没危险了,也就不是那么着急回应侍卫队的呼喊了。

    实际上,在上来之前,赵兴汉就命令麾下侍卫严格保密悬崖下还有一处石台、一个隧道、一池熔浆的事。

    虽然崔宗极说,这里再没有什么好保密的了。

    但赵兴汉还是这样安排命令了。

    这是一种态度,一个尊重。

    “将军在那里!”

    听见赵兴汉的声音,悬崖边不远处的树林中顿时传出来一阵混乱的呼叫声。

    “将军!”

    “将军!”

    “将军,你没事吧!”

    随即,十来个侍卫出现在赵兴汉眼前。

    他们脸上既有终于找到赵兴汉的兴奋,又有即将面对强敌的紧张。

    尤其是在看到同僚身上那血迹斑斑的伤和一些被活着的同僚或背或抱着的另外一些一动不动的同僚后,那份紧张更加严重了。

    那些被活着的同僚或背或抱着的一动不动的同僚,明显已经阵亡了!

    他们,怎能不紧张?

    “将军,敌人呢?”

    这十来个侍卫紧张的四处打量了一下,没发现敌人…

    又看见赵兴汉和活着的同僚们明显没有戒备的姿态…

    终于有大胆的直接向赵兴汉询问道。

    “已经退走了!”

    赵兴汉解释了一句。

    赵兴汉的话让新出现的侯府侍卫们大松了一口气。

    能安安全全的活,没有人喜欢拼命!

    随即,赵兴汉再度看了看他们出现的密林,问道,“怎么就你们这些人?其他人呢?”

    “赵将军,是这样的,李总旗让我们三旗分开行动。

    我们第一旗分散前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您们…

    第三旗保持阵型前进,保持战斗力…

    第七旗负责监查四周和守护后路。

    按照李总旗的吩咐,我们找到您后,就该给李总旗他们发信号确定位置了…

    您看?”

    几人中的其中一人询问着赵兴汉。

    赵兴汉不在,他们按照军令,听从李总旗的命令,没问题。

    但现在找到赵兴汉了,敌人又退走了…

    他们现在肯定要听赵兴汉这个最高上官的了。

    “安排得还算不错!”

    赵兴汉听见侍卫的述说,隔空对李总旗表示了赞赏。

    “我们既然没事了,第三旗和第七旗就不用再上来了!

    毕竟,这山路也不好走!

    我们直接下去和他们汇合吧!”

    赵兴汉如此吩咐道。

    赵兴汉最开始之所以没有带所有人上山,就是考虑到山路崎岖!

    军士以阵势为胜!

    朱承武刚刚就封的时候,500军士依靠阵势,合力才能抗衡一流。

    经过近十年的精英化培养,500军士个人实力都有较大提升。

    但最少也要2个旗的军士摆出阵势才能对抗一流。

    而进山后,军士行军困难,摆出阵势更是不易。

    故此,赵兴汉才只抽调了精英上山。

    后面接连发出求援信号,也只是想着能多一丝力量就多一丝力量的无奈之举。

    毕竟说不定这些军士就会成为能否成功对抗绾绾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发现作者埋了多少线了吗?哈哈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