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完婚入洞房(2 / 2)

加入书签

    随后,红星厂、交道口街道办、派出所以及区局的同事朋友们纷纷络绎不绝地前来,场面十分热闹。

    婚宴现场,气氛热烈而喜庆。

    这道礼仪俗称为“开脸”,表示新娘从此由少女变成少妇了。

    整个婚宴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氛围。这场婚礼,无疑是一场人生中重要的仪式,也是两个人爱情的美好见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见证着这对新人的幸福时刻。

    大门走廊口,一张桌子摆放得整整齐齐,闫埠贵在其中忙碌着。他挎着一个黑色公文包,神态自若,正在登记着彩礼。

    “老闫,这是我们两口子的一点心意,你不用客气,我们自己进去。”王主任笑着说道,将手中的礼金递给了闫埠贵。

    在享受完宾主尽欢的氛围后,他们也会向主人道别,告辞离去。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人情味。

    每记一笔,便唱一句。

    “同事魏虎,随礼10块”

    红星厂、派出所的同事们和街道办的负责人分别分坐在三桌,彼此之间低声交谈着,共享这个特别的时刻。

    “魏家随礼,两块。”

    “刘海中随礼,一块”

    迎亲结束后,首先要进行的是“坐帐”。新郎刘之野、新妇甘凝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新郎刘之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甘凝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也表示男女已同床。

    身着新娘装的她,显得如此妩媚动人。那件红色的礼服像是定制的,将她的身形完美地勾勒出来。身边的人无不赞叹她的美丽,她却只是淡淡地微笑着,心中的喜悦早已超越了外表的灿烂。

    到此为止,迎亲仪式算是结束了。

    婚宴结束后,送走了客人,天色将晚。

    早先下车的老弟刘铁林,手里提溜着一大包水果糖,抓起一把把,就朝围观的人群撒去。

    ……

    刘之野与甘凝则与父母、爷爷以及婶子、甘凝嫂子、堂妹等人坐在一起,显得格外亲切。

    这种借用的方式,不仅展示了大院的生活态度,更体现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红白喜事,都是大家共同承担,共同面对,这种大院生活的方式,让人倍感温馨和亲切。

    随着客人络绎不绝地到来,有的选择留下享受丰盛的喜宴,有的则因急事需要暂时离开,以礼金代替出席。

    主桌由大伯担任主陪,杨副厂长、高部长、蒋处长、王姨、于局长、白处长、董大姐等人均在座,再加上甘勇和甘猛两兄弟,可谓众星捧月。副陪则是李叔,他们这一桌可以说是贵宾云集。

    然后,新婚夫妇同吃“子孙饺子”、“长寿面”。吃面时,闫埠贵安排的闫解旷隔窗大声问道:“生不生?”新郎刘之野回答说:“生!”表示生育后代。

    闫埠贵看到王主任夫妻的到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来的客人越来越多。

    “徐教导员随礼,十五元”

    这些八仙桌、椅子、凳子,以及各式各样的锅碗瓢盆,都是从大院里各家各户家里借来的。

    “张所以随礼。十五元”

    “哎!对!我是魏虎,这是我的礼金。”说着递上一张大黑十。

    屋内热闹非凡,气氛热烈,屋外也不遑多让,同样充满了喧嚣。几个年轻的面孔在其中忙碌着,他们在东跨院、外院、前院、中院,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板凳。

    围观的众人,顿时兴奋地嗷嗷叫。

    “您好!大爷。我是来参加刘之野同志婚礼的。”魏虎笑着点头道。

    在京城及北方许多地方,都流行着“三日无大小”的闹房风俗。持老观念的人认为,越闹越发,不闹不发,甚至有“人不闹鬼闹”的说法。

    闹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向新人抛撒糖果、喜果;有的则对新人劝酒,甚至灌酒;还有的将苹果用线拴在帐上,让新人对啃。本来美妙的洞房花烛夜,变成了难熬的恶作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