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震惊百里(2 / 2)

加入书签

  战阵前端的五六副盾牌瞬间崩飞,盾后护卫被铜炉击倒碾压,刹那间血肉横飞,膛破肢断,惨叫声止不住的呼响起来。

  其实黄四喜的这一招‘震惊百里’,并没有把铜炉拍碎。

  但这座铜炉共有炉盖、炉肚与炉脚三部分。

  受到黄四喜的掌力震荡,铜炉被打飞后,霎时解体为三,炉盖变作飞盘,在战阵左侧呼呼猛削,炉脚好似滚轮,在战阵右侧贴地猛绞。

  因为炉肚外形浑圆,威力就更大,如红夷大炮的弹丸,从战阵中间横压过去,留下数具残尸,一击就撞穿战阵,又穿过殿门,弹飞去了门外。

  不偏不巧,这颗炉肚的滑行轨迹,正处在岳讬站立的位置上。

  岳讬还没有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忽觉一颗圆滚滚的硬物欺上身来,‘砰!’一声,把他击倒在地,前胸瞬时凹陷,内府俱碎。

  他莫名其妙毙命在门前。

  等到炉肚落地,掌劲散空,整座大殿已是哀鸿遍地,数十护卫非死即伤,几乎不剩几个可以完好站立的人。

  但他们知道皇太极遇刺毙命,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立即就提刀跃起,不要命朝黄四喜冲杀。

  黄四喜在料理这些残兵时,心里飞快清点着现场尸体,鞑子六个核心人物已经毙了五个,但最重要的多尔衮仍旧没有死。

  刚才铜炉穿阵时,非但没有伤到多尔衮,反而替他打通了拥挤殿门,只见他翻身一滚,身子已经到了门外。

  这个时候,整座皇宫的护卫已经听见动静,正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崇政殿,他们的呼喊声已经传到殿外的广场上。

  倘若让多尔衮钻入护卫群里,黄四喜就再也杀不了他了。

  黄四喜上前就要追击,结果耳廓一动,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只见龙椅后方殿墙的帷幕被拉开,从内殿跑出八个武士。

  这些武士在满洲语里被称为‘布库’,擅于摔交擒拿,平时皇宫或者王公勋贵举办盛宴,例有角斗娱宾。

  皇太极每回接见完臣下后,常常要看一场角斗,放松一下心情。

  这八名布库武士原本是在内殿的角斗房里演练,等着给皇太极表演,但皇太极今天接见大臣是为了商讨军机,不让他们距前殿太近,因此刺杀初发时他们没有被惊动。

  直到皇宫护卫朝着崇政殿集结,他们听到呼喊声后立即赶到前殿,一见皇太极瘫毙地上,七窍溢血,就一拥而上,从后方扑向黄四喜。

  黄四喜一心要杀多尔衮,并不回看,反手横劈,单掌拍去身后。

  砰!

  这一掌正中率先冲来的布库武士心窝,‘咔嚓!’,这武士胸骨瞬断。

  澎湃掌力灌入他前胸,一下把他击倒,倒向身后的七名武士脚下,身体又如螺旋一样贴地打转,这一转,七名武士的腿全部被他扫到,立即像叠罗汉似的摔在一起。

  刚才黄四喜使的这招,正是《降龙十八掌》里的回马招式‘神龙摆尾’。

  这一招出自《易经》中的‘履’卦,本来取名为‘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一脚踏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反咬一口,自然厉害猛恶之至。

  黄四喜一掌打翻武士,虽然‘神龙摆尾’使的干净利落,但是被武士这么一耽搁,多尔衮已经在殿门前站起身。

  只见他飞身狂跃,试图跳下殿门台阶,扑入广场上的滚滚护卫人流里。

  黄四喜目光穿越殿门,远眺广场,乌压压都是全副武装的精兵,距离多尔衮已经很近,追是追不上的。

  黄四喜极是不甘,心想:“多尔衮罪大恶极,手上有那么多血债,为什么让他这么走运!我已经杀到这最后一步,怎么可以让他活着逃脱?不,今天我非取了这鞑子的狗命不可!”

  黄四喜胸间,忽然热血狂涌。

  他蓦地一声大吼:

  “多尔衮!”

  他声如响雷,冲出殿门,落入多尔衮耳中,多尔衮只觉耳内嗡鸣,脚步霎时停滞。

  黄四喜立即单脚一踢,踏中脚下一面圆盾,盾牌激荡飞起,被他右掌横抓。

  内力同时在他体内急运,尽数灌入右臂,又猛一旋身,脱手把圆盾抛飞出去。

  “多尔衮!杀你者,刺客降龙!”

  盾牌如同一口铡刀破空飞走,穿出殿门后,盾边猛切在多尔衮后背,直接穿体而过。

  盾上的掌劲却没有减弱多少,渗着汩汩鲜血,‘呼!’的飞下殿前台阶,冲入广场的人群之中,削翻前排数位护卫。

  到此掌劲耗尽。

  “铿!”的一响。

  这一柄血淋淋的盾牌才斜插在广场地板上。

  再看台阶处的多尔衮,身体已经被拦腰斩断。

  这狂暴一幕凶骇十足,竟然直接把广场的数百护卫,给惊的止步当场,一时间都忘了各自职责何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