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生死救赎(2 / 2)

加入书签

“大将军,里面这位公子,虽然受伤极重,流血过多,但不知他吃过什么奇药,却能始终吊着一口气,下官猜测,如果能再有一丸此种奇药,便能渡过难关,身体好好将养,也可能跨过这道鬼门关。”

“那位公子有一刻短暂的清醒,他告诉下官,去他受伤的地方打扫战场。刚刚说完就又昏了过去。下官想着此事必然紧急,便来禀告大将军。”军医说完,用袖子擦了额头上的汗水,如此寒雪交加之时,他竟然累的满头大汗,可见昱乾伤势的凶险。

吴将军拍拍军医的肩膀,吩咐道:“好,你去忙啊,务必照顾好里面那位公子。”

说完,吴将军大步离去,吩咐参军点了一队骑兵,由那三名暗卫带路,驰行而去。

军医看着将军离去的背影,暗自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了营帐之内。

此时戈姑正在为昱乾盖好被角,她背对着军医,装作外出取水离开了营帐。

军医走进昱乾查看伤势,突然发现他的呼吸匀称,脸色也有了几分血色。军医连忙将手指搭在了昱乾的腕脉之上,片刻之后有些不解的吸了一口气。

昱乾的心脉被一股真气护住,仿佛为流逝的生命注入了活力。军医回头看着营帐门帘一角垂落前露出的那截棉袍,摇头自嘲的一笑,一定是自己想多了,这股真气,至少是江湖中超一流高手方能施展,与一个北岭平凡妇人有何干系?或许,是这个公子之前吃的奇药之效也说不定呢。

戈姑快步走出营帐,她小心的行至一个无人的角落,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微微喘了口气,又用脚踢了些雪掩盖住了地上的那摊嫣红,随即无奈的摇摇头,自己出手救他,虽有背于曾发过的誓言,但她做不到视而不见。

天上的飞雪洋洋洒洒没有要停的意思,一只灵鸽扑棱着翅膀飞至大营。很快,灵鸽携带的情报被第一时间呈送给了吴将军。

只有简短几个字:筹粮被烧,再撑三日!

吴将军心里一凉,沈城那股暗流涌动的危机仿佛也冰寒了吴将军的心。

撑!苦撑三日!

第一日,全营将士都只喝到了稀米汤!

第二日,很多将士宁可翻开厚厚的积雪挖出草根,也不愿将饥饿的目光投向骨瘦如柴的战马!

第三日,镇北军大营里躺满了无力垂死的将士。

当日渐西斜,吴将军没有盼来送粮的队伍,却等来了一个令他震惊的信号。

每年,大雪封山之前,镇北军都会派一小队人马,常驻在大楚边境的祁山之上,那里既可以瞭望鄂族部落的动向,更可以监视琅琊国的军情。

就在太阳的余晖即将落去的时候,在那个祁山之巅的驻军,点燃了隆隆烽火,吴将军目不转睛的看着北端的边境线,真不知道那一小队人马,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是如何撑过了这些时日!

就连大营都被国家抛弃了,可他们仍然在固守着自己的职责!

吴将军收回了思绪,他看着身边一双双饥饿无神的双眼,心底一阵哀痛,但是前方有了战事,镇北军不能视而不见,哪怕剩下一个人,也要扼守住自己的家园,不让敌人冒犯一步!

吴将军缓缓说道:“全营搜集所有的皮带,皮靴,埋锅造饭,两个时辰后,所有愿意奔赴沙场的将士,随本将军去迎战!”

一股哀痛的情绪弥漫在北大营的上空,无数的将士默默的磨着长刀,他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被屈辱的遗弃,他们的血性在这一刻被激发起来。

当吴将军跨向陪伴自己多年的战马时,他没有犹豫,这只近五百人的骑兵冲出了营门,向着北境而去。

在他们身后,是无数的步兵,他们没有阵型,脚步虚浮杂乱无章,他们只有一个向北而去的心愿。

他们知道,或许下一秒他们就会倒在风雪弥漫的路上,但他们依然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当这支赴死的军队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候,吴将军看到了烽火黑烟下的祁山营哨,在哪里,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向南行进。

一只只猛犬拉着雪橇,负载着所有的希望,向镇北军奔来。

吴将军从马上颓然倒地,他看着无数奔跑而来的雪橇,看着雪橇上那熟悉的王旗,潸然泪下!

漫山雪野穿来了欢呼声,镇北军将士吼出了胸中压抑许久的郁气:“王爷,王爷救我们来了,王爷送粮食给我们!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