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山间坟冢(1 / 2)

加入书签

临近新年,帝京中渐渐有了年味儿,到处都是置办年货的身影。歆瑶自从身体大好,除了在宅中读读医经,研究研究药方,便是到这集市中闲逛一遭,哪家的焦圈儿最是好吃,哪家的面人最是精巧,哪家的水粉最是抢手,歆瑶是摸得一清二楚。

这日,她拉着小花儿,在街上闲逛,正巧有一个说书的圈了一块地方,自顾自的讲着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本子。

歆瑶一时无事,便在一旁的茶肆坐了下来,点了一壶清茶两碟小吃,和小花儿兴致勃勃的听了起来。

那说书的口若悬河的讲了许久,却不见一干听者喝彩,不由得着急了,听客起着哄,笑骂道:“都是多少年的陈词滥调了,有没有新的本子说说看,说的爷高兴了,有赏钱!”

“就是就是,说些新鲜的。”

“各位别急,别急,我给大家讲讲咱大楚的定山王爷,在南边清理密谍的事吧!”

说着,这个跑江湖说书的从赤炎天傲出京,到抓到匪首,再讲到卫城之毒祸,竟然头头是道,歆瑶听了片刻,便想起了那些在南岭的时光,不由得心生感慨。

自己诈死之后,彻底断了与赤炎天傲的联系,从此相忘于江湖也是好的,总好过有朝一日当面拔剑相对吧。

一走神,却看到不远处的一位老者,缓缓倒在了地上,他身背着一捆柴,手抚在胸前,神情痛苦。

凭着医者的直觉,歆瑶知道这名老者心脏出了问题,她连忙跑了过去,将倒地的老者放平,地面冰冷,歆瑶便想也不想的脱下自己的裘皮大氅铺在了地上,又与几个围观的人一起将老人放了上去。

应该是心衰!

歆瑶摸了摸脉搏,又趴在老者心口听了听,随后她对小花说,“快回去,取我的针来!”

“嗯,”小花重重的点点头,小脑袋左右看看,又问道:“姑——姑父,咱们家在哪边啊?”

歆瑶一脸黑线,咱家这个小路痴,什么时候能记住回家的路?

今日夏冬青又没跟在身边,谁让她俩是偷偷跑出来呢?

“我有针,接好了!”一声温润的声音说道。

歆瑶抬头,只见从对面的酒肆二楼,临窗抛出了一包东西,歆瑶本能的接住,打开一看正是一袋银针。

来不及说感谢,歆瑶将针拔出,果断的扎在了老人的心包经上,片刻三十六根银针齐齐嗡嗡而动,老人脸上的痛苦之色渐渐消失。

外行人不懂,对面酒肆二楼的赠针之人却“咦?”的一声,那是,那是失传已久的东林针法!此人难道和医圣有什么关系不成?

这人正在细细思量,他身边坐着的一位年轻公子却一眼不眨的盯着歆瑶。

这个大夫虽然面目平庸,准确的说,放在人群中就会被泯灭,但那种从骨子里透漏出来的气质,却让他微微动容。

就在刚才,这个大夫将价值千金的裘皮大氅毫不在意的铺在地上,只是担心老人受寒加重病情,而他分明也是个单薄的身子,如今没了裘皮大氅御寒,身子明显冷的打了几个寒颤。

这个大夫,很有意思。

这个大夫,很有能耐。

这个主仆二人,居高临下的看着歆瑶救人,却生出了毫不相同的两个结论。

很快,歆瑶将老人救了过来,她问了几句,才知道这老人是山中的砍柴人,临近年关,为了换些年货不顾年迈来到城中,谁知却突发疾病。

歆瑶将自己的裘皮大氅披在老人身上,又掏给了老人十两银子,说道:“以后每月请你为我家送两担柴,这是定银。”

刚刚说完,有个侍女打扮的女子从远处赶来,为歆瑶披上了披风。

得知老人家在城外的山脚,歆瑶便执意亲自送他回去,也便向老人的家人交代病情。

待一切事妥,歆瑶想起赠针的人,抬起头看向对面酒肆二楼之时,哪里还有那人的影子。

歆瑶只得先收起了银针,却不知道,这针的主人,正和他的主人一起,在十步远处看着她。

柔碧雇来一个马车,将老人搀扶了进去,歆瑶缓步登了上去,马车便响着咯吱声向城外行去。

那名温润如玉的男子,久久的看着马车的方向,良久,才微微一笑,一笑间气韵尊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