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世纪的奥本海默(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巴文迪教授,关于你的学生莱特·陈在常温超导上的合成路线,你是否有思路?”办公室的窗外还是蒙蒙亮,桌子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蒙吉·巴文迪教授和坐在他对面的黑衣男子耳朵里都戴着麦克风,麦克风正在把笔记本电脑画面里华国七点档的新闻节目同步翻译成英文。

    “我国科学家陈元光先生首度将Exclusion  Zone水结构应用在了常温超导领域,借助磁场控制手段使得铜氧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表现出100%的抗磁性.”

    前面等待的时间有点漫长,半个小时的常规节目结束后,才是常温超导的介绍。

    巴文迪和黑衣男子前面等的都有些煎熬。

    巴文迪精神不是很好,燕京时间和波士顿时间正好差12个小时,他早上六点就被人喊醒,然后带到办公室来了。

    他先被问话,问话主要围绕陈元光在MIT接受博士教育期间,他是否有把自己关于常温超导的相关研究透露给陈元光,巴文迪手上是否有超导相关专利。

    阿美利肯知道华国敢这样干,说明常温超导百分之九十九是真的。

    既然你们在技术上已经搞定了,阿美利肯的思路当然不止专利限制这一种,专利限制属于常规手段,至少不能让华国的常温超导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畅通无阻。

    包括高丽的LK99相关专利,阿美利肯打算构筑专利墙,发起对光甲系企业的诉讼,至少不能让伱的产品轻易出海。

    巴文迪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意识到华盛顿已经慌不择路了,只要把他的谷歌学术主页花点时间浏览一下,也能知道他不做超导方向。

    他做钙钛矿,钙钛矿方面的技术你非要扯的话也许能沾边,但是常温超导?别说常温超导,他连普通超导相关的研究都没有做过。

    “抱歉,我并不了解超导,更别说常温超导了,我主要是做化学领域,超导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属于凝聚态物理。

    你们更应该去找拉塞尔·海姆利教授或者是安东尼·莱格特,而不是我。

    我的学生在常温超导上有建树,有卓越的成就,不代表我就了解这个领域。”

    巴文迪的话很直白,但是架不住形势比人强,黑衣人硬逼着他看完华国新闻,然后要他谈感想。

    “电视节目里透露的合成路线毫无价值,就好比他告诉你我们这么做就能做出一道西班牙浓汤,但是具体步骤我们一无所知。

    我们连食材都不知道,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去复现这道菜。

    而且华国人在新闻里所说的未必是真的,也许整个十五分钟的介绍,只有实现了常温超导的合成是真的,其他全是编出来误导其他竞争者的。

    我们在星球大战计划中不正是这么做的吗?你们该不会认为《孙子兵法》的来源国会不知道这些伎俩。”巴文迪很不客气。

    巴文迪觉得这是无妄之灾,黑衣人甚至有给他换工作的意思,让他去橡树岭实验室,老实说他一点都不想去那,那鬼地方在他心里远不如MIT好。

    其实陈元光是巴文迪的学生,但是他们之间私交很一般,更多像是同事关系,反而诺奖得主莱格特教授和陈元光更熟,二人合作发表的文章比他和陈元光发的更多。

    巴文迪觉得你们调查也应该去找莱格特,而不是他。

    “教授,如果让你主导常温超导计划,你需要多久能把它造出来?”黑衣人问。

    巴文迪皱眉,“我说了,我不了解超导,我不熟悉凝聚态物理,我在这方面甚至还不如一名博士。

    联盟应该去找更专业的学者,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让他当奥本海默。”

    巴文迪暗指北美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奥本海默》,他听出了阿美利肯打算再次开启类似原子弹研究的大规模科研计划,在常温超导领域实现赶超。

    而他并不想成为奥本海默,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如此出名的学生可不是好事,尤其这学生还站在竞争者那边。

    “巴文迪教授,你主导,并不意味着你要懂,项目管理比科研专业度更重要。”黑衣人还不死心。

    一是因为巴文迪自己的科研成果足够出色,如果不是陈元光的横空出世,他会获得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二是因为既然巴文迪能带出莱特陈,那么他作为项目主导者是否能带出第二个莱特陈,这是白宫所期待的。

    “不,我不接受。

    莱特在MIT就读期间从来没有表现过对超导的兴趣,也没有表现出对阿美利肯的敌视。

    但是他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者,同时他对风险的嗅觉异常敏锐,20年之后他就毅然决然离开阿美利肯,MIT的博士学位颁发当天他也没有出席。

    因此想说服他投奔自由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华国已经强大起来,哪怕现在是1970年,我认为同样不可能。

    先生,我可以给你的信息已经全部给你了,你应该走了。”

    “巴文迪教授,我想我们还会见面的。”黑衣人走之前丢下了这样一句话。

    送对方走之后,巴文迪呆坐在沙发上,看着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发呆。

    他从第一天起就知道陈元光有天赋,一直也是按照顶级天才的标准培养陈元光,给他绝对的自由,同样陈元光给他信任的回报也是对等的,博士期间不仅发了论文,还为病毒流行的终结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元光的表现不愧天才之名,巴文迪慢慢回忆和陈元光在波士顿期间的相处。

    他似乎想起什么,脸色变得有点难看,嘴上喃喃自语道:“我该走了,我该走了。”

    巴文迪想起之前陈元光还在MIT读博士的时候,某个西方节日他见陈元光一个人在这边,于是邀请陈元光去他家参加他家的家庭派对,陈元光婉拒了,并且说:“教授,为了以后不给你添麻烦,我想我还是不去参加你的私人聚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