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小小的惊喜(2 / 2)

加入书签

    五十门意大利炮!

    也就是口径75毫米的野战炮。仿制品。

    走上去。

    仔细抚摸。检查质量。

    虽然是仿制品。但是质量确实不错。

    可怜,李云龙想要一门意大利炮店都可遇不可求。但是这里就有五十门。

    “配属多少炮弹?”

    “没有。”

    “没有炮弹怎么搞?”

    “炮弹,另外买。价格便宜。保证比捷克人便宜。”

    “你们……”

    李云龙服气了。

    到底是意大利人啊!厉害!

    谁要是说意大利人做生意不行的,张庸撕他的嘴。

    这特么的完全是后世卖打印机的套路啊!

    打印机不赚钱。但是墨盒赚钱。

    几乎等于是白送你五千支步枪。但是没有子弹。你需要订购专门的子弹。

    然后便宜卖给你五十门意大利炮。但是没有炮弹。你还得另外购买炮弹。

    说是便宜。最终肯定不会便宜多少。

    当然,塔纳瓦罗说肯定比德国人、捷克人都要便宜,倒也是真的。

    套路。

    都是套路啊!

    不过,侧面证实,塔纳瓦罗没有骗钱的意思。

    对方仅仅是想要利益最大化。但是没想到要直接骗。否则,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的。

    “货船不能在租界码头卸货。”张庸缓缓的说道。

    “当然。也就是请你在这里看看样品。然后货轮会继续前往吴淞口码头。最终在那边卸货。”塔纳瓦罗说道。

    “这还行。”张庸点点头。

    塔纳瓦罗当即安排货船启航。前往吴淞口码头。

    轮船航速比较慢。哪怕是两个码头相隔不远,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重新转场到位。

    再次靠岸。

    张庸忽然发现,吴淞口码头,还是处于戒严状态。

    想起来了。吴淞口码头是被自己控制了的。自己一直都没有下令解除戒严。也没有谁敢下令解除戒严。

    于是就……

    一直封锁到现在。

    好家伙,原来自己还是个挺牛皮的大人物啊!

    上岸。

    “张组长。”

    “张组长。”

    第一个上来问好的。是袁正。

    他终于又回到了吴淞口码头。当然。这是警备司令部的安排。

    第二个问好的,就是盘来宾。

    没有张庸的批准,他无法离开码头。被限制的死死的。

    “滚!”

    张庸不耐烦的朝盘来宾摆摆手。

    不想看到这个家伙。

    这个家伙也成不了大事。连暗害他都做不到。

    既然袁正回来了。那就继续做稽查队的队长。

    “张组长……”

    “袁队长。欢迎回来。”

    “都是张组长……”

    “客气话先不要说,我去打个电话。”

    “请,请!”

    袁正急忙在前面带路。

    很快,张庸来到稽查队值班室。熟练的开始打电话。

    电话当然是打给淞沪警备司令部。

    那么多的武器弹药,要在吴淞口上岸,肯定属于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管辖。

    5000支步枪……

    1500万发子弹……

    50门意大利炮……

    这满满一船的军火,在张庸看来,已经是非常不错。

    尤其是对于当时的国军来说,弹药的补充非常必要。

    问题是……

    应该如何报告呢?

    直接报告上去,太没有波澜了。

    显得自己没啥功劳。

    必须是十分惊险,十分艰难,十分辛苦……

    然后想到杨丽初。

    有好东西,好像应该先报告夫人这边。

    等夫人挑完了。剩下的,才给其他人。

    对。

    顺序是这样。

    千万不要搞错。这一点很重要。

    当即打电话回去龙华机场,找杨丽初。结果很快就找到了。

    “有什么好消息?”

    “一个小小的惊喜。”

    “说吧。”

    “我在吴淞口码头,遇到一艘意大利货轮,上面装满了军火……”

    “都有什么?”

    “五千支步枪。一千五百万发子弹。还有五十门75毫米野战炮。”

    “这么多?”

    “对。意大利人想要低价销售这批军火。”

    “那我报上去吧!”

    “好。”

    张庸就知道事情成了。

    杨丽初是个传声筒。她会将讯息传递出去。

    要不要,怎么要,那就是高层的决策了。肯定肯定,委座肯定是要的。

    洋人主动送上门的军火啊!怎么可能不要?

    不过,具体的贸易谈判,就和他张庸无关了。他还是去抓日谍吧……

    忽然,一个黄点出现在地图边缘。周围有很多带着武器标志的白点。

    没有红点。只有白点。

    说明不是阎广坤那一拨。而是其他红色分子。

    急忙走到岗楼的上面,爬上屋顶,居高临下的观察整个港口。然后发现是小郭。

    就是那个在回春堂药铺里面做事的年轻地下党。

    他的确是被捕了。还被带出来,应该是要指认其他的红色分子。或者是布设陷阱,等待其他红色分子上钩。

    对于抓捕目标以后的操作,张庸也已经是记得滚瓜烂熟。

    继续观察。发现小郭的身边,都是特务。总共有七个。都戴着驳壳枪。

    但,他们并不是特务的全部。在距离两百多米之外,还有一群特务在跟踪。他们有三十多人。

    可见,后面的特务,才是真正的主力。

    将小郭带出来的目的,就是想要击毙,或者活捉更多的红色分子。

    怎么办?

    有了……

    张庸立刻安排操作。

    当党务调查处的人来到吴淞口码头入口……

    官复原职的稽查队长袁正出来,要求他们暂时上缴所有的武器。以策安全。

    党务调查处的特务当然拒绝。于是双方发生推搡。

    稽查队的人多。七个特务不是对手。

    在推搡中,小郭忽然被人墙隔开。然后迅速被带走。

    等党务调查处的人发现不对。小郭已经不知去向。着急的他们,下意识的拔枪在手。

    后面赶上来支援的特务也是着急了。队长冯吉良也是急急忙忙的跑上来。然后就看到了稽查队办公室里面的张庸。

    “完了……”

    “张庸居然在这里……”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