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迫击炮,太夸张(2 / 2)

加入书签

    “你怎么知道?”

    “有埋伏。六个人。”

    张庸没有解释原因。但是里面的确有六个人。

    或许,这六个人只是单纯的搞卫生。

    或许,里面的六个人是单纯的留守。

    然而,隐隐间,张庸觉得,张啸林可能是在里面布设了陷阱。

    夜莺不在。也没有其他的日本人。

    按理说,哪怕是白天,夜总会里面也不可能只有六个人。

    所以,很危险。

    召集各个小队长,说明情况。

    他准备直接用迫击炮朝里面炸几发炮弹。将里面的人逼出来。

    “不可!”

    “不可!”

    寇兴德大吃一惊,急忙制止。

    对九重天夜总会使用迫击炮,太严重了。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他没想到张庸会这么夸张。

    在闹市区使用迫击炮。传出去,还得了?

    那些没事找事的外国记者,搞不好,还会说闹市区发生战斗。

    还以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又打起来了。

    “没事的。迫击炮的威力不大。”张庸耐心解释。

    “不行。不行。”寇兴德摇头。

    他不同意。太夸张了。在这里,怎么能使用迫击炮?

    就算是使用手榴弹,或者手雷,都会引发严重后果。

    张庸:……

    算了。既然如此,我还是忙自己的事去吧。这个九重天夜总会,寇兴德你自己慢慢处理。

    画图。大概标明六个敌人的位置。

    六个敌人,刚好是成两个品字形。要说没有部署,绝对不可能。

    天底下,哪有这么神奇的巧合?

    然后告辞。

    去做什么?

    老本行,巡街。发现日谍。

    带着自己的小队,离开九重天夜总会,到处乱窜。

    在地图显示半径增加到200米以后,扫描范围又增加了一些。扫描区域更加广阔。

    忽然,一个红点进入地图。不动声色的靠近。

    发现是一个电车司机。

    咦?

    日寇居然潜伏成电车司机?

    这趟电车是要去什么地方?

    立刻派人调查。

    很快,消息反馈回来。

    “漕河电厂。”

    “什么?”

    “漕河火电厂。”

    “哦。”

    原来是火电厂啊!

    一个电车司机,潜伏在这条线路上。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目标或许就是漕河火电厂。

    可是,他一个电车司机能做什么呢?又不能进入电厂。除非是电厂里面也隐藏有日谍。

    就好像是之前的金陵兵工厂一样,日谍隐藏其中。在关键的时候,将炮管生产线炸毁。

    那么,漕河火电厂会不会也隐藏有日谍呢?

    决定去发电厂看看。

    众所周知,一旦爆发战争,发电厂是重要的攻击目标。

    漕河发电厂关系到上海滩三分之一的用电量。如果被瘫痪的话,各种设备设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会造成民众恐慌。

    当即带队来到漕河火电厂。火电厂有守卫。但是没有枪。

    “你们是……”

    “我们是复兴社的。”

    “复兴社?”

    那些守卫都是面面相觑。

    复兴社是做什么?没听说啊!但是,对方来势汹汹,也不敢怠慢。急忙报告上去。

    很快,张庸他们就开车进入了火电厂。

    随意看看四周,感觉规模一般。远没有后世的火电厂规模大。估计也就是几万kw的样子。但是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大的火电厂了。

    忽然间,一个红点进入地图的边缘。

    咦?

    真的有日本人?

    当即快步靠近。

    发现是一个电厂工人。不对。像是管理人员。身边还跟着好几个人。

    张庸下令停车。远远的盯着对方。

    “他是谁?”

    “是赵万年工程师。”

    “赵万年?”

    “对!”

    电厂守卫介绍。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居然是工程师?

    一个日谍,居然以工程师的身份潜伏着?

    厉害。

    估计这个火电厂,他一定十分熟悉。

    或许他的目的,并不是搞破坏。而是掌握电厂的情况。一旦以后开战,就能顺利接收?

    草,日寇真是考虑久远。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个日谍怎么处理?

    抓?

    似乎浪费了。

    抓回来上刑的话,他的专业技能就废了。

    虽然是日谍。但是毫无疑问,这个家伙,肯定是有真本事的。日本人当时在技术方面,确实不错。

    放眼整个亚洲,还是日寇改革比较卓有成效。从西方列强那里引入的技术较多。各方面都有飞跃。

    如果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这个家伙利用起来就好了。

    或许暂时不惊动他?

    心思一动。装作没事人的样子。继续上车。绕整个火电厂一圈。

    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日谍。

    这也是合理的。毕竟,日谍数量也不是无限的。

    在这个火电厂安排一个日谍就足够了。配合外面的电车司机,足够掌握火电厂的情报了。

    “没事了。告辞!”

    张庸装作没有发现。离开了火电厂。

    看看又是晚饭时间。于是回到办事处。准备吃饭。结果接到周洋的电话。

    “少龙,麻烦你单独出来,帮我一个忙。”

    下一更,明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