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兵临辽东,徐风雷渡海而击!(1 / 2)

加入书签

贞观十九年,夏。

  李世民领兵十七万,御驾亲征!

  这一回出征高句丽,可谓是用上了豪华阵容!

  文臣方面,以中书令岑文本、杨师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侍中刘洎为参谋,随行出发。

  武将方面,以太子太师徐风雷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彻为副,渡海作战,直取敌都!

  以英国公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为副;

  以鄂国公尉迟恭为马军总管;

  此外,张士贵、张俭、刘弘基、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执失思力、姜行本、阎立德、李思摩……等诸将,尽皆拜为将军,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可以说,除了几个必须驻守在唐的将军,这回李世民是把能带的名将全带上了,就连年老体迈的李靖,都被李世民拉上当了随军参谋。

  而帝都长安,则是以太子李治监国,尚书右仆射辅政。

  大军浩浩荡荡,开向辽东。

  论规模,可能不如当年隋炀帝三证高高句丽来的大,但是论声势,论实际战力,那绝对完爆当年的隋军!

  大军既出,四方皆惊!

  周边邻国全都夹起了尾巴,而身为被攻打对象的高句丽,更是直接应激了,赶忙派遣使者求和。

  然而……

  老子几十万大军都动员完毕了,你想靠嘴皮子就让咱停下来?

  做梦呢!

  就要干你!

  十七万大军浩浩荡荡,进驻幽州没几天,便直奔辽东城!

  这,是高句丽的一座大城,基底扎实,兵员雄厚。

  泉盖苏文也是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放低姿态求和,一边积极备战,紧急从平壤向辽东城、安市城派遣急行军,以抗衡唐军天威。

  不多日,两国精锐于辽东城外交锋!

  陆上打的轰轰烈烈,海面上却是十分寂静。

  哗啦,哗啦。

  海水冲刷着战船,甲板上的将士们也随着频率轻轻摇晃着。

  好在,三万海军训练有素,早已经适应了航海。

  “还有多久到达?”

  徐风雷极目眺远,沉声道,

  “回大总管,应该还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龙眼礁。”

  薛万彻应道。

  徐风雷略一皱眉。

  “速度还要再加快。”

  他道,

  “陆军已经和高句丽军开战,陛下御驾亲征,携滔天威势横压辽东城,现在正是高句丽国内最惊惶不安的时候。”

  “辽东城一旦攻破,泉盖苏文必然会对安市城增添重兵,这样平壤空虚,人心更乱,正是咱们突袭的最佳窗口期!”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和陛下取得联系,一切都得靠自己评估判断,所以,越早到达目的地就越好!”

  薛万彻神色一凛。

  “大总管所言极是。”

  他一转身,朝着身后校尉吩咐道:

  “速速传令下去,加快行进速度,务必一天一夜就到达龙眼礁!”

  “是!”校尉应声而去。

  战船的速度,开始提升。

  “大总管觉得,陛下多久可破辽东城?”

  薛万彻小心翼翼的问道。

  面前这位海军元帅,昔日可是攻灭过突厥的!光这一项,就足以让军中所有将领慑服!

  他,也不例外。

  “辽东城是一座坚固大城,高句丽也以防守着称。”

  徐风雷望着远方海面,缓缓道,

  “但我唐军的战力,他们或许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我认为,辽东城很快就会攻破!中间的一些小城也不足为虑,真正难以啃下的,是安市城。”

  “这座城的地理优势太大了,不是一般的难打,而那安市城城主,我也有些了解,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守将。”

  薛万彻有些讶异。

  大总管,竟然对敌军守将都如此了解吗?

  说实在的,大唐这边了解高句丽的,还真没几个!比如他就只知道一个泉盖苏文,是篡逆的权臣。

  “我们的战略目标,便是在陛下兵临安市城之前,覆灭平壤,来个内外夹击!”

  徐风雷目光凌厉,道,

  “唯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灭亡高句丽!这是最佳胜法。”

  “一旦拖长,便会不利!高句丽人是很会依托有利地形打游击的。”

  这是他一开始就和李世民定下的方略。

  速胜!以全世界都反应不过来的速度吃掉整个高句丽!

  若不能速胜,则实难完胜……纵然能赢,也将是一场长久的消耗战。

  “明白。”

  薛万彻点了点头,笑道,

  “跟着大总管,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末将都能想象到踏破平壤,豪揽军功的样子了。”

  有大总管在,他也不用动脑子想作战计划,只要准确的执行就好了,美滋滋的混军功啊!

  “嗬嗬……”

  徐风雷笑了笑,感慨道,

  “只是可惜啊,不能带上薛仁贵这小子。”

  “要是他也在,就好了……哎。”

  历史上,薛仁贵便是在高句丽之战上大放异彩,为李世民所看重,方才开启的名将之路。

  可现在,时间线变动了……

  这么大一场战役,李世民把能带的都带上了,却没有带上在九嵕山‘屯田’的薛仁贵。

  那边的事,真有那么重要吗?

  可惜了一个混军功的机会,这次他要是能来,高低能混个公爵当当。

  “大总管请放心,末将一定听从您的吩咐,您让我打哪儿,我就打哪儿!绝不含糊!”

  薛万彻忙表忠心道,

  “薛仁贵不在,您就把末将当薛仁贵使,没问题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不用紧张。”徐风雷笑着摆了摆手,道,“走吧,去休息一会儿。”

  ……

  一天一夜后。

  当夜幕缓缓降临,战船也逐渐靠向一座礁岛。

  这是一座很小的岛屿,也就比礁石大那么几分,所以被命名为龙眼礁。

  此地距离高句丽海岸已经很近了,但因为太小的缘故,并没有渔民在此居住和捕鱼。

  哗!

  龙眼礁上,忽然有一道火光亮起。

  随着战船越靠越近,那火光也越来越亮,终于是照映出了几道人影。

  似是早有约定,海军士兵抛出绳索,让龙眼礁上的三人登上了甲板。

  船舱之内,

  咚咚咚!

  “暗网飞鱼,参见徐公!”

  “暗网东青,参见徐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