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江湾市中心(1 / 2)

加入书签

在上海市委主任丁日昌的陪同下,皇帝、刘旻虎、唐廷枢一行视察了“大上海计划”的执行情况。

他们首先来到江湾地区,根据“在上海计划”,江湾是上海市的中心,主要承担政务、文化、金融等核心功能。

经过几年的建设,江湾地区已经今非昔比。道路经过统一规划,笔直齐整,有公共电车,有煤气照明灯。楼宇华美,建筑恢弘,繁荣程度可与南京新街口相比。

但上海毕竟是帝国经济中心,江湾又是上海的市中心,领风气之先。江湾地区的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雄伟、庄严,又有西洋建筑的科学、实用。

街上的行人以年轻人、中年人居多,服装华丽,打扮时髦。国际上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的危机形势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上海市民心态积极、乐观,似乎已经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杨烜叹道:“我上次来江湾,还是四年前。那时候,江湾区还完全是个农村。哪像现在,棋盘式的街道整齐严整,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市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真令人难以置信,仅用不到四年时间,上海江湾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革命军攻占上海后,丁日昌就一直担任上海市委主任。他对杨烜有着别样的感情:

革命军攻占广州时,丁日昌是个满清下级官员,在两广总督叶名琛幕内效命,是叶名琛手下的团练专家、得力幕僚、铸炮专家。

他不是科班出身,虽受叶名琛的赏识,在官场上并不如意。革命军进攻广州时,丁日昌料准杨烜日后必成天子,顺势归降杨烜。

杨烜是个穿越者,知道丁日昌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洋务派干将,对他委以重任。革命军进攻上海市,上海华洋混杂,各国在此派有驻军,圈有租界,形势相当复杂。

考虑到上海的复杂性,杨烜超擢丁日昌为上海市委主任。可以说,丁日昌能当上沪市主任,全靠杨烜的知遇之恩。他能坐稳这个位置,同样离不开杨烜的帮助。

回想过往岁月,丁日昌对皇帝非常感激,说道:“想当年,皇上不辞劳苦,亲自带队进攻上海。又降尊纡贵,与英法公使谈判,使我军得以占领上海。

“皇上不以臣浅陋,超擢臣为上海市委主任。臣上任后,第一件棘手的事,是与工部局谈判,引渡满清罪臣何桂清。皇上亲自指点机宜,臣才得以威服工部局,把何桂清引渡回来,杀之以平民愤。

“刚开始时,洋人很看不起我们。《字林西报》上刊登文章,说我们是岭南乡巴佬、泥腿子,没有治理大城市的本领,管不好上海市。

“臣心有不服,却见识浅薄,不知道怎么回击洋人。皇上高瞻远瞩,提出‘大上海计划’的构想。在江湾地区另起炉灶,开辟为上海市中心。

“上海本为海洋,后来长江泥沙堆积,逐渐形成陆地。自古以来,上海地区以松江为中心。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地位上升。

“洋人强租租界,却认为上海县城形势逼仄,在城外圈扩土地,成为租界。租界取代上海县城,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地区。

“帝国在江湾地区另起炉灶,在上海开创新的市中心,试图把租界比下去。大上海计划公布后,《字林西报》同样冷嘲热讽,说江湾市中心‘只是一座美好的空中楼阁’。

“如今,我们克服干难万苦,顺利推动大上海计划。与江湾市中心相比,租界完全黯淡了下去。去年11月,帝国挟日本长州藩战胜之威,与英法美等国签订条约,完全收归了租界。

“丧权辱国的外国租界,已被中华帝国扫进了垃圾堆。《字林西报》的订阅量也每况愈下,今年元旦时,也被《沪报》收购了。

“真是印证了老祖宗说的那句话,‘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