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彦根改革(2 / 2)

加入书签

到1846年,藩主井伊直亮(井伊直弼的哥哥)去世,未留下子嗣。井伊氏其他子嗣或早夭或已经过继到其他藩国,井伊直弼意外获得了藩主继承人的身份。这一年,他刚刚31岁。

井伊直弼一坐上藩主大位,便开始大刀阔斧的藩政改革:

撤换不听从他命令的家老,确立起藩主在全藩的权威;鼓励藩士提出积极的意见,向善于谏言和勤于政务的藩士予以嘉奖,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破格录用低级武士;倡导藩主、藩士、藩民和衷共济;整顿藩校,重视教学;将前藩主留下的15万两藩金遗产散发给领内劳苦的民众;前后9次在藩领内巡视,考察遍了藩内的每一处村落,为贫民送去食物、施以医疗……

这一系列改革,在日本国内颇受赞誉,被开国派称为“彦根改革”。就连长州藩名士吉田松阴,一向与井伊直弼政见不合,也由衷称赞他为富有帝王气概兼有悲悯之心的“名君”。

井伊直弼的名声很快便传遍日本。黑船事件后,日本内忧外患,幕阁老中们束手无策,只得请来井伊直弼,请他帮忙解决日本面临的危机。

井伊直弼资历太浅,出身又不好,受到幕府老中们的排挤和轻视。他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独掌大权,方能革除弊政,方能有所作为。

于是,井伊直弼与中国方面取得联络,以承认法币为代价,换取中国的暗中支持。没过两年,井伊直弼当上幕府大老,清洗幕阁,掌控将军,如愿以偿地独掌大权。

上任将军有精神疾病,现任将军又年幼,幕府大权完全藩入到井伊直弼手中。他得以随心所欲地施展抱负:主动开国、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推进公武合体……

陈至立最后说道:“井伊直弼已经与我们沟通过,他打算全方位地学习帝国,首先在自己的彦根藩实行均田免赋,把藩内土地分给藩民,再实行普遍募兵制,废除武士特权。”

杨烜对此很感兴趣。皇帝一直听而不讲,使众人难以揣测他的真实态度。事实上,日本局势复杂,杨烜对是否继续押注井伊直弼亦有动摇。

陈至立则如实说道:“井伊直弼认为,均田免赋是帝国获得农民支持的最关键因素。日本与中国相同,农民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若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凡事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打算先拿自己的彦根藩做实验,把藩内土地平分给农民,允许农民自由流动,允许农民弃农转业,允许农民自由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租赁。

“日本当前征税,主要以村为单位征税,均田免赋之后,将改向个人征税。仅此一项,井伊直弼估计,就能为藩内增加三成的税收。

“废除武士特权,改行募兵制,起因在于武士俸禄太重,藩国财政压力过大。在现行体制下,日本武士数量庞大,不事生产,不劳而获,却享受着丰厚的俸禄,给幕藩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

“不管是幕府,还是藩国,都没有多余的钱提倡教育、工商业。若改为募兵制,当兵打仗不再是武士特权,农民、商人、工人皆可参军入伍。

“当兵打仗成了义务,幕藩也就无需支付丰厚的军饷。武士不必打仗,主责主业都没了,就可以大幅度削减他们的俸禄,为幕藩节省大笔的财政开支。”

事实上,长州藩军事实力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奇兵队”。吉田松阴留学中国,对革命军研究颇深,认为革命军成分冗杂,农民、降兵、会党皆可参军,皆可被军队改造成精兵强将。

吉田松阴回到长州藩后,对此大力鼓吹,建议长州藩吸收农民、工人、渔民等下等阶层,组建一支由下等阶层组成的“奇兵队”。

长州藩果真试建了一支奇兵队,队员多为农民、渔民。这些人出身卑微,吃苦耐劳,训练刻苦,又渴望通过军功提高身份地位,在战场上非常勇敢,比武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