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长州叛乱(2 / 2)

加入书签

萨摩藩刚刚经历过鹿儿岛之败,又在战后谈判上得到幕府的大力帮助,与幕府的关系大为升温。甚至,萨摩藩战后第一笔二十万银元赔款,都是从幕府借的。

萨摩藩当即向幕府告密,幕府对长州藩不满已久,随即联络萨摩藩、京都守护松平容保、孝明天皇、公武合体派公家,合谋驱逐长州藩。

松平容保为会津藩藩主,虽然姓松平,却是正儿八经的德川氏。会津藩是防范奥羽藩等诸多外样大名的前线,亲藩配置于此显得极为重要。

事实上,会津藩堪称是幕府的柱石,是仅次于越前松平藩的大大名。历任会津藩主,多是幕府的栋梁。

松平容保是井伊直弼的朋友,非常认同井伊直弼的开国主张。因此,井伊直弼任命他为京都守护,负责监视朝廷,保护天皇。

(历史上,松平容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竭力维护幕府的行为,颇有种悲情英雄的意味。他的事迹世代传诵,被编写为有名的故事“会津魂”。

(为了维护幕府,松平容保建立了特务兼暴力组织—“新撰组”,可谓是“维新之敌”。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曾经叹道:“想起会津,就感到日本这个民族还不是太无可救药。”)

至于孝明天皇,同样对长州藩的举动非常反感。孝明天皇对处理朝政不敢兴趣,宁愿把这种繁重的事务交给幕府,自己畅享太平岁月。他并不主张倒幕,只是想攘夷,最多能够接受公武合体。

几方势力一拍即合,决定把长州藩势力逐出京都。天皇首先下诏,解除长州藩军队警卫京都的任务,责令其返回长州。长州藩主毛利敬亲及其养子毛利元德,也被逐出京都。

长州藩武士一向桀骜不驯。毛利敬亲得令后,尚且不愿退兵。京都内的攘夷派武士再次分裂,至少有一半人马支持长州藩。

紧接着,在井伊直弼的策划下,幕府军队、萨摩军队、会津军队组成联军,开进京都,威逼长州军队撤退。毛利敬亲并不惧怕,反而动员武士,与幕府军对峙。

不久后,京都守护松平容保的“新撰组”在京都城内发难,捕杀城内的长州藩士。

“新撰组”的暴动,引必了幕府联军与长州藩军队的战斗。幕府联军人多,但不如长州藩精锐。长州藩军队虽然人少,但训练有素,士气更高,一开始就占据了上风。

长州军队一度突破由筑前藩军队把守的京都城门,攻入京都御所内。但幕府新军作为援军赶到后,形势发生逆转,长州藩军队败走。

在御所内,来岛又兵卫、入江九一、寺岛忠三郎等长州藩士自尽。

毛利敬亲无奈,带领长州军队逃回长州。毛利氏历任藩主多急躁冒进,做事不计后果一敬亲返回长州后,发出总动员令,公开宣布讨幕、攘夷,准备迎战幕府军队。长州军队甚至不宣而战,向下关海峡的外国商船开炮。

长州藩的异动,把日本的乱局带上了新的高潮。就连御三家之一水户藩,也暴发了内乱。藩内攘夷派武士发动暴动,要求幕府立即发动攘夷。

京都的朝廷也再次分裂。栖川宫帜仁亲王、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中山忠能等亲贵紧急参谒天皇,请求天皇宽赦长州藩势力,并驱逐会津藩主、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

幕府则极力劝说天皇,请天皇下诏征讨长州藩。此时,德川幕府的号召力已经大为减弱,能不能召集各藩,组织足够多的兵力征伐长州,已经大成问题。

一向被将军视为提线木偶的天皇,地位陡然上升,成为足以影响日本走向的人物。

一向镇定自若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也慌了手脚,第一次感受到幕府的根基已经动摇。

此时此刻,中国驻日公使陈至立,也秘密返回南京,向杨烜当面汇报日本时局,决定接下来的对日政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