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江苏军政委员会(1 / 2)

加入书签

革命军攻下江苏、浙江,天下震动。苏浙两省为满清膏腴之地,为整个满清朝廷贡献了大约30%的赋税。其中,江苏一省独大,赋税占全国比例约为19%,浙江排第二,赋税占比约为十分之一。

根据《大清会典》的记录,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南方诸省的赋税占全国比例为64%。巧合的是,2021年,南方各省的GDP同样占全国比例为64%。

苏浙两省的赋税,就占了全国近三成,占南方诸省近五成。可以预想的是,满清失去苏浙两省后,财政将更加拮据,清廷的崩溃将指日可待。

江苏是个南北长、东西短的省份,全省精华都在江南,省会一向设在南京。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脱离江苏省后,江苏的地位受到削弱。

至于江苏省会,则改设在扬州。扬州位于长江北岸,大运河在此汇入长江,有水利之便。因为这个缘故,扬州自古就是一处繁华的地方。

晚清时,漕运改为海运,扬州的地位有所降低。但扬州府又盛产食盐,是满清两淮盐运使的驻地。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扬州依然能够维持其繁华的表象。

历来江苏南部远比北部富庶,以扬州为省会,亦有扶植苏北,平衡全省的考虑。

6月,上海局势稳定,杨烜启程返回南京。皇帝出巡在外,存在诸多不便,京里也有许多大事等待杨烜裁决。

路过扬州,杨烜在此稍作停留。扬州已经成为江苏的新省会,江苏军政委员会已经挂牌成立,以满清“运司衙门”为办公场所。

所谓“运司衙门”,即“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俗称为“两淮盐政衙门”,专管两淮盐政。

盐是古代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战略物资,事关国计民生。由盐而衍生出盐政、盐税、盐引、盐商等制度,又孽生出盐丁、盐枭等。

杨烜此次路过扬州,便很关注两淮盐政问题。

何寅担任江苏军政委员会主任。他早年在南洋游学,在杨烜起兵当年,就投奔了杨烜,从此受到重用。

在此之前,何寅一手创办暨南大学堂。这是军政府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成为军政府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机构。

因为表现卓异,杨烜特意超拔他为江苏省的一把手,对他寄予厚望。不过,何寅是文人出身,又长期在学校任职,身上未免有些学究气,亦有些恃才傲物,颇受谤议。

人才难得,杨烜让他担任江苏的一把手,便有很多谗言出来,觉得何寅当校长还行,当封疆大吏还欠些火候。杨烜这次来扬州,就想借机勉励、敲打他一番。

见面之后,何寅行礼已毕。杨烜看着四十多岁的何寅,忍不住想起了何桂清,便屏退杂人,说道:

“何寅,说出来你可能不高兴。我看着你,就想起了何桂清。你们都姓何,年龄相仿,都在四十多岁时主政江苏,都是学官出身。

“何桂清担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前,是江苏学政,主管教育。因为时局剧变,何桂清才思敏捷,由学政超拔为督抚。你此前担任暨南大学堂的校长,同样算是学官。

“何桂清只会夸夸其谈,革命军兵临城下后,他原形毕露。现在,何桂清逃进了租界,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我不是咸丰,你也不是何桂清。但何桂清的事情,足能引以为戒。”

帝王心术,驾驭属下往往恩威并施。何寅听过杨烜的话,后背直冒冷汗,连忙说道:“陛下谆谆教诲,臣一定引以为戒。”

杨烜语重心长地说道:“江苏地势紧要,大家都说要找个革命军出身的老将担任省委主任。若不是革命军出身的,起码得是军政府系统的。

“我倒没有这种门户之见,觉得你在暨南大学堂任上表现很好,具有主政一方的能力。不过,做封疆大吏不同于做大学校长。

“学校里可以恃才傲物,疆吏必须礼贤下士,维护好班子的团结。我国一省主官称为主任,而非总督、巡抚。你可知道,这其中有什么意义?”

江苏地位紧要,东临上海,西护南京,省内人文荟萃,政府人事安排很受人瞩目。时人常有议论,认为杨烜一定会选派一个资历足够、军政根基深、眼界开阔的人主政江苏。

何寅资历够了,眼界也足够开阔,唯独在军政府、在革命军中缺少历练。加之他身上学究气重,人缘一般,并不在时人的期待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