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应对无方(1 / 2)

加入书签

半夜时分,秦日纲听说清凉门已失,当即从床上一跃而起。

秦日纲是太平天国元老,出身于煤矿矿头,金田起义时,带了两千多名煤矿矿工加入太平军。他执行力很强,作战勇猛,因对洪秀全一片愚忠,受到天王府的信任。

这样的人适合冲锋陷阵,却不能独当一面。在太平天国历史上,秦日纲作战勇猛,喜欢带头冲锋。但他既没政治头脑,也不擅长随机灵变,难以担当大任。

昨夜清凉门传来警报,秦日纲没有第一时间带兵增援,而是派了个部将前去查探军情,自己则召集亲军,准备等情况明了之后,再带兵重夺清凉门。

消息满天飞。

有人说,城外的革命军与城内的东殿残军里应外合,夺下了清凉门。不久之后,东殿大军将开进天京城,为东王报仇,把北殿、燕殿亲军屠杀殆尽。

有人说,清军江南大营乘夜发动反攻。城内有叛徒做内应,清军才得以夺下清凉门。

有人说,正在江西督师的国宗提督军务杨辅清,联合东殿悍将黄文金,从江西杀了回来。在革命军的帮助下,他们夺下了清凉门,准备为东王报仇。

还有人说,问题没那么严重。只是两部太平军火并,一部是东殿残军,一部是北殿残军。东殿残军占据了清凉门,准备招纳城外的勤王大军。

……

不管怎么样,清凉门处出现了变乱。这意味着,天京的城防体系出现了漏洞。

这对秦日纲来说,是极为严重的失职。一旦革命军、清军、或者东殿大军乘虚而入,天京城就危险了。

秦日纲点齐两千亲军,天已黎明,立即向清凉门进发。这两千亲军,是秦日纲早年做矿工时的兄弟,一路随秦日纲东征西讨,对他忠心耿耿。

不过,天京事变后,太平军人人自危。秦日纲更信任一个名叫肯.能的爱尔兰雇佣兵,让肯.能做他的贴身卫士。肯.能手下有四个黑人卫士,与秦日纲形影不离。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五口通商,很多洋人来华冒险。太平军掠夺了很多财富,花大力气招募洋人,军中便有不少洋人雇佣兵。清军同样不遑多让,上海那边已经开始编练洋枪队了。

秦日纲带兵未到清凉门,收到弟弟秦日南送来的情报:攻夺清凉门的不是别人,正是佐天侯陈承瑢。

秦日纲略感放心。陈承瑢也是广西老兄弟,与他私交甚笃。自己人闹事,好言宣慰一番,搞不好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靠近清凉门时,那里已经围了许多太平军。他们手足无措,似乎并没有打算强攻,反而围在那里议论纷纷。

秦日南听说哥哥带兵过来,仿佛等到了救星,一溜烟跑了过来,向他介绍敌情:

“燕王,陈承瑢与城外革命军联手,夺占了清凉门。他们声称要为东王报仇,提出为东王平反、收殓东殿官兵尸体、寻找东王世子等要求。”

太平天国规矩甚严,对称呼非常讲究。秦日南虽是秦日纲的亲弟弟,平常亦要恭恭敬敬地称他“燕王”。

秦日纲眉头紧皱,说道:“什么为东王报仇?我们已经杀了韦昌辉,已经为东王报仇了。”

他了解天京事变的内幕,也知道陈承瑢是事变的幕后黑手。陈承瑢如此反复无常,令秦日纲非常不齿。但当着太平军将士的面,秦日纲也不好多说什么。

秦日南拿来一张传单,低声说道:“燕王您看,陈承瑢到处散发传单,城内太平军颇受蛊惑,大家议论纷纷,军心已经浮动。”

秦日纲略微扫了一眼传单,上面写的无非是东王为天国鞠躬尽瘁,却死于非命,天王至今不给说法。各地东殿部队义愤填膺,军心浮动,有哗变之虞。

为安定人心,也为了天国大局,陈承瑢决定发动兵谏,要求天王府为东王平反。至于城内各处太平军,则要明辨是非,不得阻挠东殿大军,“以免同室操戈”,为敌军所乘……

秦日纲把传单撕成碎片,说道:“这十有八九是革命军的诡计,想乘机夺取天京。陈承瑢惯于两面三刀,这次又勾结革命军,引狼入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