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陶煜投诚(2 / 2)

加入书签

看到印信,陶煜已经彻底丧失信心。印信是军权的凭证,却落到了敌军的手里。清军连印信、密折都丢了,可见已经全军覆没。

罗大纲说穆特恩死在了陈玉成手里,也基本可以采信了。陶煜不由得联想到自己,自己不也全军覆没了吗?广东陆路提督的印信,不也被黑旗军缴获了吗?

他面如死灰,强作镇定,问道:“大元帅在哪里?我要见他。”

罗大纲说道:“大元帅有事在身。军台若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了。”

陶煜已有降意。可罗大纲毕竟出身于草寇,陶煜耻于投降罗大纲,只得说道:

“败将之将不敢言勇。将军不要再称我为军台了。”

罗大纲笑笑,说道:

“那我们就以将军互称吧。陶将军,大元帅念及杨、陶两家的世谊,请将军弃暗投明。将军乃绿营宿将,经验丰富,熟悉清军实情。若加入黑旗军,必得重用。”

毛人杰也在一旁附和道:“罗大帅说得不错。我是衙役出身,陈玉成小兄弟是太平军童子兵出身,都能得到重用。以陶将军大才,又与杨家有旧谊,日后必能出将入相。”

陶煜并不好意思直言投降,而是敬了大家一杯酒,说道:“陶某败军之将,却蒙罗大帅亲自照顾。感戴之余,请容陶某斗胆敬一杯酒。”

几杯酒下肚,气氛融洽了许多。

陶煜说道:“罗将军,陶某斗胆猜一下。黑旗军下一步可是要进攻广州?不知何时拔营?”

罗大纲为人最是豪爽,见陶煜猜得准确,便哈哈大笑,说道:

“陶将军神机妙算,猜得没错。我们下一步就要奇袭广州。至于何时拔营,得看哪支部队。海军急着下海,已经拔锚东进了。陆军嘛,这两天也要拔营。”

尽管猜得不错,陶煜还是有些吃惊。在他的认知里,大军开拔是一件极费周折的事。不说准备粮草弹药,光是给士兵分发开拔费都麻烦得很。

绿营兵每次出征前,都要分发开拔费。士兵不拿到足额的开拔费,并不拔营。

黑旗军说走就走,执行力之强,效率之高,远非清军所能比。

黑旗军这么着急进攻广州,显然是想趁清军不备,突然杀入广州。这样做,固然可以收到奇效,却也要承受极大的风险。

陶煜不便评论奇袭广州的对错,却听罗大纲问道:

“陶将军久任广东陆路提督,对广州防务极为熟悉。依将军高见,我军若要进攻广州,该从何处着手?”

陶煜略一踟蹰,说道:“广州南临珠江,南面炮台林立。北有越秀山,城墙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只有西北面缯步一带,防御稍显薄弱。

“两百年前,清军尚可喜、耿继茂之攻广州,十年前,英国人之攻广州,皆从广州城西北处着手。广州城墙虽高,内为夯土,外覆青砖,不过徒有其表。”

从西北面进攻广州,与黑旗军兵棋推演基本一致。罗大纲点点头,说道:

“此次进攻广州,黑旗军志在必得。得了广州,黑旗军将再接再厉,占据整个两广。陶将军久任提督,在广东绿营中威望极高,何不趁早投城?

“现在,郁林之战消息还没传开。我们手上有将军的印信,就算将军不愿投诚,我们也能轻松赚下调动广东绿营。

“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若是投诚,下可保护家庭,上可保全名位,何乐而不为呢?”

陶煜知道,提督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就算罗大纲手上有提督印信,也调遣不了广东绿营。但无疑的,黑旗军有印信在手,可以极大地干扰绿营兵的行动。

他试探着问道:“若陶某投诚,能否统带旧部?”

罗大纲一双鹰眼盯住陶煜,良久说道:“可以是可以,但陶将军要带头剪去辫子,以表诚意。”

陶煜忍不住想起了吴三桂的故事。

相传,当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后,出山海关与吴三桂大战。吴三桂不能抵挡,只能向多尔衮求救。

多尔衮知道吴三桂处境艰难,逼迫吴三桂剃发投降。吴三桂夹在农民军与八旗兵中间,为了活命,只得剃发投降八旗。

若当时不够决绝,吴三桂就不能保住手下的关宁铁骑,也就不能成为日后的平西王。虽说吴三桂谋反失败,成为逆臣,仍不失为一代枭雄,为后世所褒贬。

陶煜把心一横,说道:“陶某可以剪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