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校门偶遇(1 / 2)

加入书签

次日,张铨得到茶馆莫老板的指点,来到南宁东郊的暨南大学堂。

暨南大学堂座落在青秀山东麓,距离郁江不远。这里本是一处传统书院,又加盖了许多屋舍,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学堂皆用传统的青砖黛瓦,不事雕饰,远远望去,就像一串墨玉,点缀在青秀山山脚、山腰处。为了节省成本,学堂并未加盖围墙,只用竹子修了一道篱笆,防止外人随意出入。

学堂并没大门。张铨主仆两人绕着竹篱笆走了半天,才在东南方向找到了入口。此处既无牌坊,也无山门,只在两道篱笆中间有一道小小的门匾,上用隶书写着“暨南大学堂”五个大字。

张铨颇感意外,谁能想得到,大名鼎鼎的暨南大学堂,竟连个象样的大门都没有。

门匾旁有一处不大的门房。张铨二人还没靠近,便从里面闪出了一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

他们见张铨一身书生长衫,又留了短发,便十分客气,作揖行礼,询问他们的来意。

张铨还礼已毕,说道:“敝人张铨,湖南永州人,因喜好西学,久仰学堂大名,特从家乡赶来。望学堂不嫌张某鄙陋,招收张某入学。至于学费等事,张某都愿缴纳。”

对方显然已经对此司空见惯。

那年轻人直接说道:“张先生,我们大学堂欢迎各地学子。但今日学堂有事,我二人暂时无法接待先生。

“先生何不明日再来,我们一定好生招待。若先生果有才学,通过了考核,一定可以顺利入学。”

张铨不免有些失望,露出了怏怏不乐的神色。都说军政府求贤若渴,看今日的情形,似乎言过其实。这年轻人既不问自己的科名,也不知道自己的才学,就把自己拒之门外,真是岂有此理。

那中年人老练得多,拦住年轻人,说道:“张先生不远千里前来南宁求学,足见一腔赤诚。先生喜好西学,不知读过哪些西学书籍?”

这便是在考问张铨了。

张铨会意,不敢马虎,说道:“张某读过湖南同乡魏源的《海国图志》。最近半年来,又陆续阅读了军政府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孟德斯鸠法意》、《穆勒名学》等西学书籍。

“这些西学书籍微言大义,精妙绝伦。张某学识浅薄,有许多地方读不明白。特意跑来南宁,亲见南宁百姓安居乐业,张某深受触动,亦欣然剪去辫子,以示对大元帅的认同。”

中年人十分满意,转而问道:“张先生学富五车,不知可在科场上有过功名?”

张铨微微一笑,说道:“敝人十年前在湖南中了举。”

竟是个举人!中年人十分惊喜,笑道:“既先生既是举人,想必学识过人。我们理应好生招待先生。只因今天确实有事,恐要怠慢了先生。

“这样,请您写个简历留在这里,声明想进学哪个课程。我先收了报给上峰,您明天再来,一定给您个满意的回复。”

张铨正要致谢,却见到远处一队骑兵,朝校门处而来。

那中年人略一斟酌,便把张铨让进门房,嘱咐他认真书写简历,不得通知不要出门。

转眼之间,骑兵便到了校门口。学堂里有规矩,战马、军入不得入内。所以,这些骑兵就在校门外下了马,把马拴在树木中吃草。

张铨正在门房内写简历,猜想今日可能有大人物要来学堂,便竖起耳朵留心倾听。

果然,不多久,马蹄声停止,一行人有说有笑地来到校门处。

就听刚才那个中年人说道:“大元帅何不骑马入校,省得走路太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