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岑毓英归降(1 / 2)

加入书签

陈虹找岑镇南第二件事,便是带他一起去游说岑毓英反水。岑镇南是个急性子,晚上又无事可做,当晚便随陈虹夜访俘虏营,连夜游说岑毓英。

岑镇南与岑毓英有远亲,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南方人多有祖宗崇拜,岑氏虽然四分五裂,也经常举办祭祖仪式。岑镇南做龙州土司时,算是一方土皇帝,地位尊贵,并未特别注意岑毓英,只知道他早年科场得意,后来便没了消息。

清史稿评价岑毓英,说他是“跋扈霸才”、“识时之杰”,说得直白点,就是名利心重。

他虽然科场得意,却一直卡在省试上,功名止于“秀才”。彼时太平军起义,广西民变四起,岑毓英干脆弃文从武,走上以军功博取功名的道路。

岑毓英虽是西林县团总,却是个不入流的杂牌军。岑镇南曾任龙州土司,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见面之后,岑镇南对岑毓英并无印象,只觉得他长大后相貌堂堂,气质卓然。岑毓英却对岑镇南印象很深,觉得他穿上黑旗军的军装后,显得更加精明干练。

陈虹吩咐为岑毓英解绑,赐茶,然后直呼岑毓英的表字,说道:

“彦卿,我听说你取号‘匡国’,便知你一腔热血,想为国为民干些实事。只是,满清失德,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鱼肉百姓,覆亡在即。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我们军政府立志为民谋利,兴教育,举工商,力图自强求富。彦卿既然有心报国,理应弃暗投明。以彦卿的大才,必能在军政府大展宏图。”

岑毓英亲眼见岑镇南随侍在陈虹之后,才知传言不假。龙州土司岑镇南、南宁知府李孟群都是一时俊杰,却争相投顺军政府,足见大势所趋。

他不动声色,转而问道:“大帅既说报国,可军政府遥奉太平天国年号,黑旗军取名自杨忠武侯的亲军,大元帅又是杨忠武侯的嫡孙。

“名不正则言不顺。军政府既然立志复兴华夏,何不另立旗帜?为什么要遥奉太平天国这种歪门邪道?”

才半天功夫,岑毓英的立场已经转变了。黑旗军优待俘虏,内部严整有序,给岑毓英留下了深刻印象。最令他吃惊的是,黑旗军底层士兵亦知大义,说话办事一套一套的。

观一叶而知秋,岑毓英已经意识到,黑旗军确有颠覆华夏之潜力。或许,效仿岑镇南投顺黑旗军,正当其时。

陈虹敏锐地发现,岑毓英口气有变,毫无拒降之意,便微笑着说道:

“元末时,义军蜂起。明太祖朱元璋听取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奉韩宋为正主,使用龙凤纪年。

“太祖集中精力谋取建康,左征右讨,果然从众多义军中异军突起,最终恢复中华。彦卿兄饱读诗书,自然知道这段故事。”

问题点到为止。岑毓英聪明绝顶,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问道:“听说南宁知府李孟群投降了黑旗军,不知如今担负何职?”

李孟群时年24岁,进士出身,靠军功升任南宁知府,一直都是岑毓英的偶像。

岑毓英此问,投降之意非常明显,隐隐有要官之意。

陈虹笑道:“李孟群刚投降黑旗军时,在军政府资政院担任议员。资政院有监察政府、拾取民意之职责,与满清之都察院略为相似。李孟群做议员嘛,有点像燕京里的都老爷。”

都老爷即御史,可以风闻奏事,操持清议,职权很大。满清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但皇帝依然不敢轻易得罪御史,御史们亦以犯颜直谏为荣。

为了方便地方督抚办事,清朝总督都加有右都御史的职衔,巡抚、河督、漕督则加有右副都御史的职衔。

军政府敢任命李孟群为御史,足见对他的信任。

陈虹接着说:“我们军政府用人不看出身。李孟群虽是旧官僚,却得到军政府的信任,现已出任南宁府水利局局长,负责修浚郁江航道、兴修水利。

“像岑镇南老兄,文武双全,也即将出任步兵团的团长。步兵团长管三千多官兵,大小相当于绿营里的副将。我在担任陆师参谋长之前,亦是步兵团长。”

绿营制度,副将是从二品的武官,广西全省不到十人,属兵有两三千人。对于初出茅庐的岑毓英来说,副将高不可攀,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官。

岑毓英眼里露出了羡慕的神情。岑镇南见状,微笑道:

“贤侄,识时务者为俊杰。黑旗军求贤若渴,参谋长也亲自过来游说你。以你的大才,加入黑旗军后必得飞黄腾达,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呀。”

岑毓英呵呵一笑,说道:“两位大人如此美意,我又怎能不识好歹?”

有岑毓英带路,黑旗军攻略泗城府十分顺利。

泗城府与贵州、云南相邻,地形复杂,土司兵横行。若要靠黑旗军逐城逐地的征伐,不知要损失多少兵马,浪费多少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