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试射火炮(2 / 2)

加入书签

周锋胸有成竹,说道:“大元帅,我们今天早上刚做过试验。八百斤的钢炮,炮弹有效射程可达二里,可发射洋人标准六磅炮弹。”

清朝一里约为576米,二里就是1152米。按照现在的标准,这种射程并不远。但在晚清,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曾积极铸炮备战。根据关天培所著《筹海初集》,清军在虎门炮台共设数道防线,布置了多种火炮。

其中,清军旧式六千斤火炮最大射程仅为300丈(约1000米),还打不到珠江中流。清军购买自洋人的巨型夷炮最大射程在4华里之内,有效射程约为二三华里。

同样的,黑旗军曾购买过数批洋铁炮。为方便携带,洋炮多以小炮为主,最大者一千五百斤,有效射程约为二里。

从射程上看,周锋所铸的八百斤钢炮,已与一千五百斤的洋炮不相上下。如果使用无烟火药,炮弹射程还将进一步提高。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是钢铁材质好,可以较薄的炮身,承受较高的膛压。

杨烜很感兴趣,当即指示一个一里外的目标,请周锋现场演示。

众人退到一旁,周锋则带着枪炮厂的工人,围着火炮忙上忙下。这门炮仍是旧式火炮,前膛装弹。工人先是装入火药,接着装入炮弹。

周锋亲自操作铳规,调整炮口后,便自信地下令开炮。炮手使用烧红的钢钎,通过炮身的小孔插入药包。

火药被引燃,爆炸,生成无数气体。气体膨胀,推动炮弹在炮管内顺着膛线旋转,出膛,迅速飞向目标。

很快的,目标右侧远方出现一片扬尘。

炮弹打偏了,但偏得并不远。首炮即能打成这样,说明钢炮精度很好,可与洋炮媲美。

杨烜很高兴,却有些惋惜:扬尘不大,说明炮弹威力不大,显然不是开花弹。

开花弹在当时又被称作爆炸弹,是现代爆破弹的雏形。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洋人的开花弹技术尚不完善,尚未大规模使用开花弹。

但火炮使用开花弹乃是大势所趋。到了克里米亚战争后(1853-1856),欧洲强国已经基本放弃了实心弹,全面普及开花弹了。

开花弹的技术关键在于引信。但十九世纪中期的开花弹,引信技术非常原始。英国火炮技术最为发达,使用的引信亦很原始。

当时,英国炮兵使用的爆炸弹和实心弹均为球形。他们使用一个装满了硬制火药的空心圆柱体作为引信管。

炮兵发射爆炸弹时,会根据目标距离将引信管剪成与燃烧时间相应的长度,然后塞进或旋进炮弹的引信管里,直到引信管尾部与炮弹外表一样平。

当发射爆炸弹时,火药装药会将引信管点燃。炮弹飞行时,引信管内的火药也在燃烧。待引信管内的火药燃尽,就会引燃爆炸弹内的火药,使爆炸弹爆炸,弹片四射,犹如开花。

可以想象的是,引领管长度全靠炮兵经验,必定会提前或滞后爆炸。

清军亦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发明了开花弹。但清军引信技术,比英军的引信管还要原始,清军开花弹更不可靠。

更要命的是,当时的道光老皇帝认为开花弹造价太高,又不稳定,把开花弹技术雪藏了起来!

周锋试射火炮,没有使用开花弹,而是使用的实心弹,显然对弹药厂的开花弹并无信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