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农业增产(1 / 2)

加入书签

农业增产同样是一件大事。杨烜从八尺寨返回南宁时,特意绕道来到农业讲习所,探讨农业增产问题。

农业增产归军政府农工商部农业司管。农业司司长名叫朱鹤农,广东肇庆人,读过书,留心农学。他在南宁城外兴建了一个农业传习所,兼任农业传习所所长,主要负责研究农业增长技术。

在晚清,人口暴涨,粮产不足,问题非常突出。由于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华夏人口已经暴涨至四亿多人。

“生齿日繁,而地不加广”。加上晚清自然灾害频发,农民吃不上饭,只好铤而走险,聚众造反。

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是一大诱因。在当时的华南,产量最高的占城稻,种在上等水田上,采用一季稻模式耕种,产量也不超过三石,即360斤。

大多数情况下,南方水稻产量在一二石之间,即120斤至240斤之间。北方种植小麦,每年只有一季,产量只会更低。

农业司曾做过估算。南宁府、太平府地区,每亩水田平均每季可产200斤大米。若以两季收成算,每年每亩可得400斤大米。

理想情况下,军政府均田后,平均每个农民可得一亩水田。交过三成田租后,每个农民可得280斤大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应吃400g大米,即俗称的“八大两”。按“八大两”计算的话,每人每年应吃292斤大米。

这样看来,均田后的农民似乎可以温饱。但未来十年,农民每亩地每年要付五钱银子。平时穿衣服、看病等其他开支也要从这280斤大米中支取。

因此,均田运动后,农民生活固然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但仍将处于贫困状态。

提高粮食产量,真的是刻不容缓。

杨烜知道,要实现粮食增产,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化肥。化肥又分为三种,磷肥、钾肥、氮肥,又以氮肥最为重要。

氮肥涉及到合成氨技术,需要高温高压密闭环境,对技术要求极高。别看德国在一战时就发明了合成氨技术,但大规模制造氮肥,至今都是一个工业难题。

一个冷知识的:印度虽是世界级大国,却至今依赖进口化肥;朝鲜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可以自给自足,但也需要进口化肥。

另外,合成氨技术与军工技术相通。能生成合成氨,就能生产高爆炸弹,就能生产高精尖武器。

即便军政府掌握了这个技术,也会用它优先发展军工业,而不会用于生产氮肥。

至于生产磷肥、钾肥,杨烜亦有思路,可惜都不具备可行性。

磷肥方面,有两条路子可走。

一是从贵州取磷矿,高温锻烧即可达到磷肥。贵州有华夏品质最好、最易于开采的磷矿,却山高水长,远水不解近渴。

二是从西沙、东沙、东南亚岛屿上挖鸟粪,直接装船运回国即可。这对运力要求极高,成本亦极高,同样不具备可行性。

钾肥方面,听起来最简单,却最不可行。华夏最好的钾矿在青海,挖出来就能直接当化肥用,连锻烧都不需要。

但青海何其遥远,在没有铁路、水路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大规模运输钾矿呢?

化肥路子走不通,倒是还有两个办法颇为可行:一是继续推广高产粮食作物,二是杂交水稻。

华夏虽然已经引进了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却并未赢得官绅阶层的青睐。

玉米、红薯、土豆口感太差,算是粗粮,一般只种在山区、盐碱地、干旱地区。只有下等人才吃这种粗粮,地主官商等上等人是从来不吃的。

在南宁、太平两府沿河平原,耕田主要由地主占有。这里几乎清一色地种植水稻,间或有花生、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绝少有土豆、玉米、红薯等作物。

在满清治下,官员绅商只顾自己,不顾农民死活,自然可以大批量种植水稻。但军政府治下,要让农民吃饱,必须进一步推广高产农作物。

军政府为此想出了多种办法,包括减税、宣传、开发粗粮食用办法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