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收服罗大纲(1 / 2)

加入书签

已是1851年2月,临近春节。太平军实行天历,不过传统春节。清军忙于过节,疏于防备。太平军乘机发动攻击,试图打破清军包围、封锁。

之前,太平军取得牛排岭会战的胜利,本该乘势追击。但洪秀全忙于纳妾,不思进取,错过了最佳时机。

清军从容不迫地调兵遣将,“以战为守,以守为战”,实施积极防御,不断压缩防线,试图把太平军困死。

清军能调集全国资源对付太平军。太平军局促在江口圩、新圩等地,资源有限。拼消耗,太平军绝对打不过清军。

实际上,湘军最终打败太平军,靠的就是消耗战。湘军每进攻一城,往往把太平军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深挖堑壕,断敌补给,围城打援。

这种方法虽笨,却非常有效。九江、安庆、天京等太平天国重镇,都是这样被湘军攻克的。

在清军的围困下,江口圩、新圩的太平军已经濒临断粮,必须尽早突围。要突围,有两个方向最为合适。

第一个是江口圩。江口圩位于大湟江口,由杨烜、罗大纲、任文炳等友军帮忙守卫。

要想从这里突围,太平军必须借助杨烜等人的水营,除了要打垮叛降清军的艇军,还要借用杨烜、任文炳、罗大纲的船只,帮助太平军渡江。

杨烜等人至今不肯加入太平军,必有异志。这条线路变数太多,洪杨不敢在此冒险。

另一条线路,便是东北方向,通过牛排岭进入平南县,突破清军包围。

太平军选择的就是这条线路。但向荣看穿了太平军的计谋,调集重兵阻击太平军。

太平军无法突围,只得折而向西,进入武宣县。这一带都是山区,物产贫瘠,清军在此防守薄弱。太平军顺利突围,占据了东乡、三里墟等地,在此补充了军资、给养。

任文炳已对太平军彻底失望,决定加入杨烜的黑旗军。他在此时脱离太平军,率领属下战船离开大湟江口,前往贵县木梓墟。

黑旗军参谋长冯可钦正在木梓墟休整,整编来人新兵。

杨烜随太平军前往三里墟。三里墟濒临蔡村江,黑旗军水营可以乘船直达。

之所以要追随太平军西撤,杨烜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罗大纲受到萧朝贵的礼遇,对太平军抱有幻想,在黑旗军、太平军之间左右摇摆。杨烜对争取罗大纲很有把握,不想半途而废。

二、太平军还未打破清军重围。杨烜要帮助太平军突破重围,“指导”太平军“专意金陵”,把清军带离广西。

三、一营长杨田前往四川崇州老家招募杨氏族人,至今尚无音信。杨烜要留在太平军这里,接应自家族人。

不久之后,“陈来事件”如期爆发,为杨烜收服罗大纲提供了神助攻。

陈来是杨秀清的岳父。

几个月前,罗大纲与杨烜等人一道来到金田,受到萧朝贵的礼遇。尤其是罗大纲,与萧朝贵气味相投,彼此非常投机。

杨秀清发动思旺“迎主之战”,以罗大纲熟悉地形,请罗大纲参与作战。

当时,罗大纲妻子病重,请萧朝贵代为照顾。萧朝贵与杨秀清关系紧密,与杨秀清的岳父陈来也很熟,便把罗大纲的妻子托给陈来照顾。

不久,罗大纲妻子病故,此事暂时告一段落。

太平军刚突围至东乡、三里墟,有人告发陈来,说他吞没了罗大纲亡妻“银牙签一副、金戒指一只”。

萧朝贵闻讯大怒,他倾心结交罗大纲,想把罗大纲招为己用。没想到,陈来如此没出息,竟然贪墨人家亡妻的首饰。

萧朝贵再次表演给天兄下凡,下令拘捕陈来。

待陈来被五花大绑捉来,萧朝贵劈头盖脸喝道:“尔把天父、天兄降托秀清、朝贵是假的么?”

萧朝贵这句话,也从侧面证明出,太平军中仍有很多人不相信天父下凡、天兄下凡。

陈来罪迹败露,哪敢说个不字,只得再三讨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