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说“错”话(1 / 2)

加入书签

这一窑的红砖,被张国全揽下了,杨大勇带着几个帮工,用架车子推到了东地的打麦场里,整齐码放,堆的比人高。

昭阳淘气,爬到最上面,欢呼雀跃的喊着“要盖新房子了。”

白鸽让他赶紧下来,别爬那么高,容易摔着。

再添两间新瓦房,白鸽也高兴。

赤膊的帮工,来回推了好几趟,累的满头大汗,张国全从小卖部拿出几袋汽水,帮工谢过,又急匆匆的回到砖窑厂,开始下一窑红砖的烧制。

等把张国全盖房需要的红砖烧够了,接下来就要步入真正的正轨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二流子般的赖毛身上。

挥汗如雨的帮工,洋溢着笑容的白鸽和昭阳,最平凡的日子,最普通不过的景象。

张国全在他们脸上看到了满足之后的幸福,他想,他找到了答案。

就像柳小禾嘀咕的那样,总有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不管是苏锦城的围点打援,还是钟书记的全面开花,全都带有理想色彩,他只是普通的平凡人,身子在乡下,脚踩在土地上,要按现实的路子走。

夏季的夜晚,天色还没有暗下来。

小卖部门口已经坐满了老少乡亲,七点一到,黑白电视机里准时响起新闻联播的前奏曲。

几乎都是老头老太太,年轻人不多,年纪大的喜欢每天搬着小板凳,来小卖部门口坐一坐,听听新闻,拉拉呱,道道家常里短。

“国全娃子,啥个时候换成彩电咧?”

“人家赵春牛年根买了一台大彩电,听说可清楚了,带色的。”

尽管赵春牛有大彩电,小卖部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他们还是喜欢来这儿看。

“快了,等盖好房子,到时候和家具一块买,等天冷了,咱搬进堂屋,支上炉子,消磨的看。”

每天晚上,来小卖部看电视,成了吃过饭后,老头老太太必做的一件事,形成了习惯。

张国全也习惯了,哪天碰到阴天下雨,冷不丁的不来人,他还觉着空落落的。

他愿意陪着这帮老头老太太看电视,他们喜欢看戏曲,但是无论如何,新闻联播的半小时,张国全是要霸占的。

他爱听新闻里讲的各种新政策,以及时事大事,一般这半个小时,老头老太太会一边听,一边聊着家常。

今晚的家常,几乎都是围绕着张国全盖新房讨论的。

看完了新闻,张国全走到电视机跟前,拧着旋钮,调到播放戏曲的频道。

回过身的时候,在坐成一片的人群里,突然发现一个生面孔。

刚才看新闻过于投入,没有注意到。

小伙子看上去很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的干干净净,不像个乡下人,又和一群老头老太太坐在一块,极为的显眼。

他看了一眼,并没有当回事,想着是谁家的小孩,从外地回来的。

随后,他便走进了院子,没有直接进堂屋,而是在院子里用脚步大概丈量一下距离。

要再增添两间瓦房,这间多大,那间多大,哪边需要留上羊圈,鸡窝,还有茅厕,菜地也要保留下来。

等丈量完,脑子里对整个院子的布局,大概有了轮廓。

只待砖厂把红砖烧制出来,就可以找施工队盖房子了。

就在他脑子里想象着蓝图时,一个村民走了进来。

“张矿长,忙活呢。”

“学军大哥?快进来坐。”张国全招呼了一下,来的人是杨学军,住在村西头,没怎么来往过,并不算熟。

偶尔见了面,也只是相互点点头,简单打声招呼。

之所以对杨学军印象深刻,还是村里经常提起,倒不是提他这个人,而是他的儿子。

他儿子是村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常常被拿出来作为谈资。

听的时间长了,他也便记住了杨学军这个人。

“张矿长,我看你在思量啥呢,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你吱声。”

“哦,没有,这不是准备盖房子,想着如何布局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