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汉吴谈判(大章)(2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也不打谜语,笑眯眯说道:“我大汉未得允诺之地,如何可说已达成合约。”

诸葛瑾轻哼一声,不悦说道:“你大汉既得七郡之地,何故言未得允诺之地?”

诸葛亮见谈到重点,挺直腰板,手持羽扇,正色说道:“伯苗使吴之时,可是向吴王言我大汉夺关中之地乎?”

诸葛瑾恍然大悟,刹那间,‘脸色大变’,愤然起身,说道:“此乃是你大汉为行声东击西之策,欺诈我吴国与曹魏,如何能算乎?”

转身挥袖,诸葛瑾手指诸葛亮,扬声说道:“先不言此战你大汉是否达成目标,但是若你大汉百年都夺不下关中,便不允诺我吴国乎?”

诸葛瑾负手背身,冷笑说道:“汉相如此毁约,欺我吴人太甚,莫以为我吴国无人乎?”

诸葛瑾手指东方,看着诸葛亮,扬声说道:“我江东数十万甲士,枕戈待旦,可不惧你蜀汉。”

诸葛亮也毫不畏惧,起身以对,冷笑说道:“湘水之盟后,不知何国背信弃义,夺我荆州三郡。”

诸葛瑾脸色一黑,有点绷不住了,确实按照两国盟约来算,吴国肯定是背信弃义。

湘水之盟之后,孙权分得江夏郡、长沙郡和桂阳郡,刘备分得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

但不久之后,孙权以关羽擅取湘关米为由,背刺季汉,导致关羽兵败身亡。

诸葛瑾也不演了,语气稍微放软,说道:“湘水之盟已过,你我两国相互议和之时,便有言既往不咎,何故此时又拿出相说。”

诸葛亮轻摇羽扇,澹澹说道:“湘水之盟我大汉确实既往不咎,但是不代表我大汉不记得此事。”

诸葛瑾正襟危坐,一副温文尔雅之样,说道:“伯苗赴吴,我吴王为共扶汉室,允诺大汉要求,出兵牵制,荆州、淮泗大军。大汉夺取陇右七郡之地,欲不履行礼法诺言一事,实为目光短浅。”

“瑾在此欲为汉相论其轻重和其大小,吴王即便没大汉礼法也可称帝,但事后汉吴必然交恶。目前曹魏势大,汉吴交恶后,你大汉即便夺取陇右七郡之地,也难以一国之力抵御曹魏与我吴国进攻,其中之弊还望汉相三思!”

“若大汉以称帝礼法相送,事后我吴国与大汉必会和睦共处,共讨曹魏,共分天下。不过略微折损天子威仪而已,其中利害如何能与诸汉先帝相比?其中之利望汉相仔细斟酌!”

诸葛亮沉吟半响,缓缓说道:“吴使所言即是,我大汉可以将称帝礼法送于吴王,不过吴王需允诺我大汉相送方式。”

“哦,汉相请说?”诸葛瑾见可以商议,心中微微放松,问道。

“陛下初登帝位,威望不稳,若直接遣使以帝位相送,我大汉颜面何存,如何能威服天下?”诸葛亮感慨说道。

“不知汉相是何意思?”诸葛瑾试探问道。

“吴王可先依同盟称帝,我大汉再遣使者以礼法应诺。”诸葛亮笑眯眯地望向诸葛瑾,说道。

“请汉相明示?”诸葛瑾问道。

“此前吴国与我大汉有盟约在先,共伐曹魏,匡扶天下,兴复汉室,吴王可以此称帝。称帝之时,我大汉派遣使者,与吴王歃血为盟,允诺天下分二,东、西二帝并称。”诸葛亮讲解说道。

简而言之,是你东吴以讨伐逆魏为条件,向我大汉要称帝礼法,我大汉允诺予你。

言外之意是:若你东吴不能讨伐逆魏,我大汉随时可以撤销你合法帝位。

诸葛瑾心中长出一口气,这个要求不难应允,帝位礼法都送出去,还能要回来吗?

诸葛瑾沉吟半响,说道:“可依汉相之意!”

顿了顿,诸葛瑾说道:“不知天下二分可是依先前之议,徐州,豫州,幽州,青州和我吴国现有之地归属吴。并州,凉州,冀州,兖州和大汉现有之地归属大汉。司州以函谷关为界限一国一半。”

“可,东三郡乃是先前汉中所划,应当归属我益州,不可分于荆州。不知吴使以为如何?”诸葛亮答道。

“可!便依汉相所言,东三郡归益州。”诸葛瑾笑道。

正事谈完,兄弟二人相视一笑,空气中的气氛为之缓和。

(家中叔父今早睡梦中辞世,周某伤感之极。三更暂无,唯有两章,码的不好,请见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