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迁都多喜(2 / 2)

加入书签

“中都城,更名为‘bj’,作为大宋朝的首都,另外,将一句话写进赵氏的族谱,望后世子孙永远铭记!”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此为后世赵氏子孙的祖训,但凡有违背着,内阁可召开会议,有权表决更换皇帝人选——”

“陛下圣明——”

“陛下不可——”

“我主威武——”

“陛下——”

可了不得了,满殿文武大臣,还沉浸在迁都的喜悦之中,尤其是看到如此庄严、雄伟的新皇宫。

现在,作为大宋皇帝的郭默,居然在这么一个重要的日子里,说出了如此豪迈的宣言式的言语,而且是要作为“祖训”流传下去。

在这个时代,尤其郭默还是一位强势的君王,居然能说出内阁有权召开会议,商议更换皇帝人选一事?

“陛下,您真乃是千古未有之君啊——虽然此时我大宋的疆土不是历朝最大的,军队也未必是历朝最勇勐的,但是,陛下的胸襟却是前无古人的啊!”

作为此时的百官之首,吏部尚书薛极也激动的很。

曾几何时,老薛极还担心郭默会成为汉武帝刘彻式的人物,大宋积累多年,国库也算是充足,但是也经不起一个喜欢“穷兵黩武”君主的霍霍啊。

而如今看来,完全是他多虑了。

郭默是打了不少仗,有些更是他亲自参与指挥的,包括到现在,“靖难”军跟蒙古军之间依然时有摩擦。

而孟共率领的“敦武”军,现在还在扫荡西辽国的残余力量。

“报——‘靖难’军副都统韩宝驹和‘敦武’军副都统王坚联名奏报,蒙古人已经被赶往漠西、漠北,中都千里之内,再无蒙古人的任何军力——”

一个报信的传令兵,手持带着三根鸡毛的军报,异常狼狈地跑到了太和殿的门前,旁边还有两名护卫他的“锦衣”。

“今日大宋都城乔迁之日,就收到北疆如此战报,实在是可喜可贺啊,臣薛极为陛下贺,为大宋江山贺——”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宋江山贺——”

随着吏部尚书薛极的出班跪倒,其他文武众臣也纷纷出班跪倒相贺。

“哈哈,好,这还是真是一个好消息啊!一千里地,足够双方有个缓冲了。”

“责令‘敦武’军和‘靖难’军两位副都统,勿要再做追击,依据具体地形,每隔百里左右,务必筑城一座,先是简单的军堡就行,日常再慢慢扩建——”

“责令内阁和兵部,迅速核对军功,拟一个条陈递上来,户部务必督紧粮草军需供应!”

“臣等遵旨——”

相应官员出班应诺。

这波恭贺声刚刚过去,午门外又有军马疾驰而来,并一路大喊。

“西辽大捷——”

“速速宣上殿来——”

那么大的声音,很多文武都听到了,更不用说功力通玄的郭默了。

“报——启奏陛下,‘敦武’军孟都统,已于一个月前消灭了西辽国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如今西辽国已经纳入我大宋的版图了——”

看到来人,也是一身的风尘仆仆,却丝毫不影响今日隆重的场合,反而随着他口中的奏报,为今日的迁都增添的不少色彩。

“哈哈,好,好啊,居然好事成双了!一会儿就在太和殿前的广场,盛排延宴,遥贺孟都统和‘敦武’军的弟兄们开疆扩土!”

这则战报意义可谓重大,即便是在强盛的汉唐,也没有彻底收服过那片地方。

那里更多的是后世的某疆,甚至中亚某些国家的领土,在汉唐之时,最多就是对方的内附,设立相应的都护府进行宽松式管理罢了。

现如今,那是彻底给拿了下来,纳入了大宋的版图。

达到这种程度,在真实的历史里,还要等上数百年才能实现的。

太和殿里的文武大臣,自然又是一阵恭贺声,即便是被多人重复过的词句,一再被提及依然令人兴奋不已。

“陛下,殿外有‘罗氏鬼国’的使者求见,来人自称是永南王——”

一名“虎贲”军将士在太极殿门口奏道。

“哦,思默回来了?快快让他上来——”

之前,因为“罗氏鬼国”的国主安德病重,紧急将赵思默召了回去,为了确保儿子的安全,郭默甚至将“锦衣”抽调了三十名好手随行。

更是安排了文武兼备的“书生”朱子柳,作为赵思默的左膀右臂,一同前往“罗氏鬼国”。

如今,时间过去那么久了,却在今日这个大宋迁都的日子,来了“罗氏鬼国”的使者,而且还是自己的儿子本人,这如何不让郭默又惊又喜?

“儿臣赵思默,参见父皇——”

赵思默也十二岁了,他才是郭默的第一个孩子,如今个头也快长起来了。

“哈哈,思默啊,你小子赶得挺巧的吗?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吧——”

郭默没有问儿子做什么来了,看到他衣衫整洁、红光满面,就知道这小子没遇到什么难事。

既然不是遇到了麻烦,那么就算是儿子胡闹跑过来玩的,郭默也不会怪罪他,反而要善待这个儿子。

“父皇,早就听说您今年八月迁都,儿臣和‘罗氏鬼国’的几位长老‘商量’了之后,决定去‘罗氏鬼国’国号,归附大宋。儿臣这个国主也不当了,愿意做我大宋普通的一名百姓。”

“什么?‘罗氏鬼国’也要并入大宋吗?”

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不自觉已经用上了“也”字。

“陛下果然‘深谋远虑啊——嘿嘿’

这是那位“无良”的礼部尚书程珌,发生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郭默有时候都想给这老家伙换个位置坐坐。

就他这样的“无良”之人,居然会是我大宋的礼部尚书啊?

“思默,到前边来,详细说说是怎么回事?”

对于自己的儿子,即便是在太和殿上,郭默也没有那么的讲究。

只是,已经十二岁,做了“罗氏鬼国”国主的赵思默,却不敢像自己老爹那么的“放肆”。

原来,当初赵思默回到“罗氏鬼国”之后,没多久老国主安德就病逝了,作为唯一的法定继承人,赵思默理所应当地成为“罗氏鬼国”新的国主。

在大宋耳濡目染了几年的赵思默,又加上朱子柳的扶持,悄无声息地在“罗氏鬼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

当然,这里边也有不少,是郭默给予朱子柳的建议和意见。

大宋在今年八月迁都中都城的事情,早已沸沸扬扬地传遍了天下。

灭大金、收大理、平西夏、败蒙古,听说“敦武”军还远征西辽国去了。

这一切,在“罗氏鬼国”境内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相邻的大理,去国入宋之后,当地百姓的生活肉眼可见的改善着,这就让“罗氏鬼国”很多人有了些想法。

安德去世之后,自动晋为“皇太后”的安灵儿,以及“罗氏鬼国”最强悍的八千铁骑的统领石长老,从内心里自然是倾向于大宋的。

准确地来讲,他们是倾向于大宋皇帝郭默,尤其石长老还去过临安,住过桃花岛,见识过大宋的繁荣。

别人不知道,他如何不知道赵思默登基之后,朱子柳实行的一系列变革,就是大宋实行的政策啊?

不过,石长老知道,只有这样做,“罗氏鬼国”才有机会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

而大宋马上就要迁都中都城了,那个被大金国、被蒙古人占据过的地方,马上就要成为大宋的国都了。

石长老的想法就更强烈了,如果我们“罗氏鬼国”也能并入大宋呢?

这才有了赵思默北上的行动,而“罗氏鬼国”境内,文有朱子柳,武有石长老,宫中还有安灵儿照应着。

赵思默才安心地带着三十名“锦衣”,到中都城来了。

“哈哈,好,既然我儿如此有孝心,爹爹如果不敢接受的话,却也未免太过小家子气了。”

“给南方军区总督余玠去道军令,命他率领两万‘忠顺’军接管‘罗氏鬼国’的防务,石长老副之。”

“既然已经归顺我大宋,‘罗氏鬼国’这个名字就不适合再用了,朕亲自赐名为‘贵州’,为我大宋的第十八个行省,朱子柳为第一任贵州布政使。”

到手的东西,郭默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再说了,当初替“罗氏鬼国”训练铁骑,派遣朱子柳随行,未必就不是为了今天啊。

“至于西辽国的处理,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等孟都统回京后,同内阁商议妥当再定吧。”

一日三喜报,再加上迁都之喜,郭默就在太和殿上,当众册封了一批有功的文武。

当然,更多人的册封,还是要通过礼部、兵部、吏部等,在内阁的主持和监督下进行的。

“擢吏部尚书薛极,为太师,加封为赵国公——”

“擢刑部尚书赵汝述,为太傅,加封为晋国公——”

“擢吏部尚书程珌,为太保,加封为鲁国公——”

“擢‘敦武’军都统制孟共,为征西将军,加封为辽国公——”

“擢‘靖难’军都统制郭靖,为征北将军,加封为靖王——”

虽然知道郭默跟大哥郭靖兄弟情深,但是,三十岁出头就被加封为王,这也太震撼了。

要知道,这是郭默封的第一个王,宋朝时候虽然也有不少臣子被封王的,却绝大多数是死后的追封,比如岳飞的“鄂王”。

像郭靖这样的年龄,又是一位绝对的实权王爷,还是让很多人嫉妒或眼红的。

但是,在这太和殿上,愣是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劝谏的。

顶尖的重臣都封赏完毕了,却唯独没有提到太子的人选。

不过,历来储君人选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虽然很多人觉得,燕王郭逸应当是不二人选。

但是,在没有正式公布人选之前,聪明的大臣们还是三缄其口的好。

再说了,郭默是谁?

一代雄主,三十二岁,更是传说中的先天高手,谁知道他能活到什么时候啊,众人似乎都不用为郭默的寿命担心的。

于是乎,在洪武四年秋,大宋正式完成了迁都中都城,并更名为bj,开启了大宋王朝新的征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