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人北来(1 / 2)

加入书签

「孟都统,没想到「银城公主」居然是......」

孟珙和赵成宇二人,在「银城公主」的府邸足足待了一个时辰,都过了饭口了,二人才从那里离开。

「成宇慎言,有什么话回军营再说——」

相比赵成宇满脸的兴奋,孟珙的脸色却凝重了很多,他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二人在「银城公主」的府门外上马,那二十名亲卫已经等在了那里,众人出城门,回到大宋的军营。

「成宇,这件事情,某觉得还是详细向燕王殿下禀报为好。」

孟珙思虑再三,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可是,方才「银城公主」再三告诫,暂时不要让殿下知道她的身份,如果我们就这样告诉了殿下,岂不是......」

听到孟珙的话,赵成宇有些不解。

别看二人都是一军主将,但是,在孟珙面前,赵成宇就是一个新兵蛋子。

几年前,赵成宇刚刚到「敦武军」的时候,还是从郭默的亲卫队做起的,那时候孟珙就已经是「敦武军」的副都统了。

「成宇,「银城公主」的身份倒是其次,关键是她要将四万西夏军的指挥权,完全交到我们的手里。」

「还有,她所说西夏王李德旺遇难之前的嘱托,是真是假我们都无法判断,尤其是「银城公主」又有这样敏感的身份。」

孟珙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年长郭默五岁,本身就是一个谨慎之人,考虑的事情自然就更多一些。

这倒不是他对这位「银城公主」有何成见,当他认出「银城公主」的身份时,自己的内心也是激动的。

可是,对于「银城公主」所求,孟珙只能说声抱歉了,毕竟他真正要效忠的人是大宋的燕王殿下,而他自己也是一个宋人。

即便没有得到赵成宇完全的支持,孟珙还是提起笔来,将自己从进入西夏以来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写成一份奏报。

又把自己的七弟孟瑛叫了过来,让其以最快的方式,将这份奏报送到洛阳燕王殿下的手上。

因为事关重大,孟珙还把自己亲卫队中,功夫最好的十人派为孟瑛的护卫,一同疾驰洛阳。

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却又是最难以琢磨的。

有时候,如疾风骤雨,一半日之间,就能攻城拔寨,完全倾斜胜利的天平。

有时候,却经年防守,甚至是彼此双方都处于防守状态,谁也不敢发第一箭,徒靡岁月,空耗钱粮。

......

临安,福宁宫。

西夏的战报,郭默还是让赵汝述重新誊写了一份,加上自己所做的应对一并写了进去,派人送往临安,满满当当三大张纸。

福宁宫里,赵扩坐在御书案后,老太监依然站在属于他的位置,而在此时的福宁宫内,还多了几个人。

吏部尚书、燕王府右长史薛极,兵部尚书胡榘,兵部侍郎孟宗政,以及刚刚升任户部尚书的岳珂。

原来的户部尚书年老体衰,三次乞骸骨之后,终于被赵扩放回养老。

做了几年户部侍郎的岳珂,顺理成章地顶了上来,成为户部真正的掌舵者,掌管大宋的钱袋子。

要知道,岳珂今年才四十有三,在这个年龄升任户部尚书实属难得,在一众老尚书里,也算是年轻力壮的了。

「诸位,西夏的局势,和燕王采取的举措诸位都看过了吧?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之所以将这几个人找来,赵扩是有目的的。

薛极自然是朝中首屈一指的智谋之士,这两年彻底摆脱史弥远一党之后,颇受官家赵扩

的青睐,大事小情总想找他来把把关。

胡榘和孟宗政梳理兵部,对外征伐虽然由燕王府一言而决,但也是要在兵部报备的。

燕王麾下二十多万的精锐,并不是说完全招募的百姓训练而成,同样要在大宋所有的兵卒里进行征召。

也就是说,大宋所有的军队,都将是燕王麾下劲旅的兵源,这从当年「敦武军」成立开始,就一直延用下来的传统。

准确地说,现在的大宋,只有燕王麾下那四支劲旅二十多万人,算是真正的战兵,负责对外作战。

其他的军队,除了拱卫临安的三万常规禁军外,各地的驻防军,履行日常驻防任务,同时肩负着征召和初步训练新兵。

这些军队,已经不算是战兵,而是驻防军。

尤其这两年开始,在郭默的倡导下,各地符合条件的驻防军,还参与大规模军垦,或参与抗难救灾。

「官家,看燕王殿下的意思,是想先拿下西夏吗?」

兵部尚书胡榘先说话了,这位也是老资格了,今年六十有三,常年身处中枢,也算是政坛的常青树。

更是抗金名臣胡铨的亲孙子,他那位爷爷更是厉害,历史上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也难怪胡榘有这样的疑问,之前郭默给大宋的规划里,金国是他首先要拿下的,其次才是西夏。

至于蒙古,疆域太过辽阔,又多是苦寒之地,在大宋人眼里都算是无用之地。

现在西夏局势骤变,郭默这样积极地去应对,自然也会让人浮想联翩。

「上次燕王殿下来信中,有说到无论金国还是西夏,将来都会是我大宋的领土,那里的百姓也会成为我大宋的臣民。」

「因此,殿下考虑在这两个地方,军事上以威压为主,尽可能多使用「经济战」和「舆论战」。」

「虽然,老朽现在还没能完全弄明白,殿下这两种战法的实施方式,但以殿下一贯以来的行事风格,应当不是无的放矢之举。」

旁边的薛极说话了,他是朝中的吏部尚书,更是燕王府的右长史。

尤其半年前老程珌去了洛阳之后,临安的燕王府,就完全由薛极在打理,跟洛阳的燕王府,也经常互通着信息。

「此次,西夏战事,看来是打破了燕王原本的规划。不过老朽倒是赞成明可的做法,就算不能完全拿下西夏,至少也能获得更多的地盘和支持。」

「以老朽之见,我等还是该为殿下的战后事宜多考虑一下,三大经略安抚使派出去,殿下未必还有第四位人选了。」

的确,打仗自有燕王麾下二十多万劲旅,却没有太多独挡一面的文臣,别说郭默麾下,就算是整个大宋这样的人都很稀缺。

「也罢,对外战事还是让小七自己去折腾吧,我们给他把后勤保障做好就行了。」

「肃之啊,这件事你要多上些心。虽然现在的洛阳能够自给自足了,但是发动这么大的战争,还要支撑着河北八州府的运转。」

「钱粮方面,小七要多少就给多少,户部严格把控,胆敢有人将手伸到这里来,让「皇城司」配合你,发现一个格杀一个——」

岳珂自然没什么反对的,岳珂自己这几年官运亨通、鹏程万里,儿子又在燕王麾下为将,更是重组了「岳家军」。

遇到燕王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岳珂都没时间去摆弄自己原本酷爱的诗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政务上。

岳家的再次崛起,将落在他和岳翱的身上,而燕王殿下就是他们唯一能依仗的助力。

「官家尽管放心,今年第一茬水稻熟了之后,为臣会令各处直接发往洛阳,省去不必要的

周转。」

「饷银也是充足的,而且有军功者,无论在河北、河东还是关中,都可以按军功大小,授以永业田。」

「各处闲置耕地的数量,也陆续报上来了,有的地方已经展开了军屯,今后再奖励到将士们手里,就直接是熟田了。」

「那三位经略安抚使,真个个都是能员,不愧是燕王殿下一手栽培出来的。」

说到自己管辖的政务,一向不善言辞的岳珂,竟然也侃侃而谈。

福宁殿里,其他几位都五六十的老头了,就岳珂这一个四十出头的人,言谈之间尽显满身的朝气。

「哈哈哈,肃之啊,你还羡慕他们三个?你不也是燕王殿下一手栽培出来的吗?要好好加油啊,年轻人——」

孟宗政在一旁听了,还出言打趣道。

是啊,连孟宗政都六十二岁了,如果不是郭默的存在,像另一个时空那样,孟宗政都逝去三年了。

宋朝的官家,也算是最没有架子的官家,不是太过正式的场合,跟相得的臣子相处,就像朋友聊天一样。

「会之,你明日亲自到西湖边去一趟,见一见那位西夏的太上皇吧。」

赵扩突然放低了声音。

西夏的太上皇,就是那位状元皇帝李遵顼,在临安也住了大半年了。

在他快抵达临安的时候,官家赵扩真的出城十里相迎,这种规格也让李遵顼感动的一塌糊涂。

李遵顼大赵扩八岁,虽然已经退位了,赵扩依然一口一个「皇兄」的叫着。

新年的时候,赵扩甚至邀请李遵顼,在皇宫里同文武众臣一起开怀畅饮、恭贺新禧。

甚至按照亲王的规格,每个月让户部给李遵顼送去俸禄,赵扩也隔三差五地,到李遵顼府上去拜访一番。

这西夏的战事,尤其是李遵顼的儿子李德旺死了,这么大的事情,总得派人去跟那位西夏太上皇说一声的。

薛极拱手领命,他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甚至还在想着,是不是能从中谋划点儿什么?

说实话,赵汝述在洛阳给燕王出的谋划,薛极很是赞同,都恨不得自己当时也在场。

谋臣之间的攀比也好,明争暗斗也好,从来就不曾停止过。

他们未必是想遏制或踩压着谁,更多的时候,只是想一展自己胸中所学罢了。

「官家,史相的事情......」

薛极欲言又止。

「哈哈,会之啊,咱们史相又找你去了?朕倒是觉得,你可以给他谋划一番。」

「史弥远也算一个精明之人,却怎么就是看不透呢?也不知道小七是怎么给他灌的迷魂汤,让这个精明了一辈子的人,居然在为他奔走?」

「所有人都不要制止他,甚至一定时候还可以顺着他,且看他如何表演吧——」

赵扩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眼神。

史弥远,当年也是赵扩最为依仗之人,也算一路相扶着走了过来,难道临老了,还要让朕对他挥起屠刀吗?

......

西湖畔,李府。

古香古色的一处宅子,宅子不算太大,至少在西北人的眼里,三进的宅子算是小的,一切的植被却很是讲究。

宅子住进来的人不多,两位主人,三名护卫,四个丫鬟。

府中原来的人,只留下了两名厨娘,和两名花匠。

宅子的牌匾也很简单,黑底金字,上边只有「李府」二字,字虽简单,却出自大宋当今官家之手。

这个「李府」,正是西夏太上皇李遵顼在临安的住处。

这大半年来,原本气色不佳的李遵顼

,也许更适应江南的水土,竟然日渐硬朗了起来。

每日看看书,喝喝茶,或者到不远处的西湖上去泛舟。

为了满足李遵顼的雅兴,大宋官家赵扩,甚至直接送了李遵顼一艘船。

还是两层的楼船,六名水手操作,天气好的时候,李遵顼甚至直接就宿在楼船上。

宅子不起眼,李遵顼也很低调,住了大半年,这周围的人,谁也想不到此地住了一位西夏曾经的国主。

这一日,李遵顼却没有外出,或者说正准备外出的时候,被人堵了回来。

「小南、小北,你们怎么来了?可是中兴府出了事情?」

见到从「李府」外,急匆匆进来的两人,「秃鹰」尉迟轩先说话了。

来的是什么人呢?

正是「一品堂」中,那八名二流高手其中两个,还是「秃鹰」尉迟轩的从小收养的养子,一个叫尉迟南,一个叫尉迟北。

难得的是,这二人还是双胞胎,二十五六岁,深得「秃鹰」尉迟轩三人的真传,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二流中的好手。

「义父,中兴府出事了,王上他......他驾崩了——」

「什么?——」

随着尉迟南二人哭倒在地,李府众人无不震惊,慕容秋荻急忙从旁边扶住了李遵顼,好悬没让老头子摔倒。

「小南,你说什么?你给我说清楚,王上他春秋鼎盛,怎么可能就驾崩了呢?」

虽然知道自己这两个义子,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胡乱说什么,但是「秃鹰」尉迟轩还是跳了过来,一把薅住了尉迟南的衣领问道。

「到书房里说吧,雷德、一娘,你们两个守在门口,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慕容秋荻发话了,遣退了四名丫鬟,今日的泛舟指定是去不了啦,搀扶着李遵顼,让「秃鹰」尉迟轩带着两名义子,走进了李府的书房。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扶着李遵顼坐下之后,慕容秋荻沉着脸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